[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0095.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李向明;李鹏;于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8;A61B5/04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8 | 代理人: | 谭建文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刺激 电刺激系统 肌肉神经 特性调节 肌肉 神经支配 实时反馈调节 信号采集电极 信号特性参数 电刺激信号 反馈变化 实时处理 信号发送 移动应用 支配信号 治疗效果 控制器 电极 算法 反馈 检测 分析 | ||
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和一种能够基于肌肉的神经支配信号实时反馈调节电刺激信号的算法两个方面,其中,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电极、移动应用端、控制器、信号发送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电刺激系统可以实时处理和分析肌肉的神经支配信号特性参数,从而针对不同的肌肉进行反馈生成不同的电刺激,真正做到根据不同肌肉、状态实行不同的电刺激,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或治疗效果,此外,在检测到有肌肉神经支配活动时增加了除基准电刺激外的额外电刺激,且额外的电刺激参数随该支配信号的反馈变化,能提高电刺激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肉训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
技术背景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该种疗法自从1990年代开始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尤其是用于因为长时间无法正常活动而造成肌肉萎缩,例如,加护病房中的病人,运动量很少的老人或者是骨科术后,也被用于体育训练中用于辅助增强肌肉的维度和力量。该种疗法对病变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延缓病肌的萎缩,有助于肌纤维的代偿性增生,促进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
鉴于电刺激疗法可推广性好,因此,在该领域上不断的进行着技术革新,如201210167253.9专利(无线肌电反馈电刺激仪)提供了一种通过一台计算机控制多台肌电反馈式刺激仪的装置,201210482781.3专利(一种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及方法)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电刺激装置,控制刺激的程序是模拟正常人肢体运动涉及到的肌肉活动时序的程序。但是经过各类创新后,对于电刺激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电刺激器大多是采用通过人工调节电刺激参数进行电刺激,由于在肌肉训练中,不同的运动模式,不同部位的肌肉,达到最好的电刺激训练效果的参数各异,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很难达到理想的训练或治疗效果。
因此,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为了克服上述方式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该电刺激系统可以实时处理和分析肌肉的神经支配信号特性参数,从而针对不同的肌肉进行反馈生成不同的电刺激,真正做到根据不同肌肉、状态实行不同的电刺激,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或治疗效果,此外,在检测到有肌肉神经支配活动时增加了除基准电刺激外的额外电刺激,且额外的电刺激参数随该支配信号的反馈变化,能提高电刺激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和一种能够基于肌肉的神经支配信号实时反馈调节电刺激信号的算法两个方面,其中,
一种基于肌肉神经支配特性调节的电刺激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电极、移动应用端、控制器、信号发送电极,所述的信号采集电极获取肌肉的神经支配特性指标,所述移动应用端用于设置电刺激信号的参数,所述的控制器对从信号采集电极获取的肌肉神经支配特性指标进行处理,并参照移动应用端上设置的参数,从而生成电刺激信号所需的参数,产生电刺激电流,并由所述的信号发送电极发送出去,对肌肉进行刺激。
相应的,信号采集电极和信号发送电极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电极,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电极,一个电刺激系统中包括多个信号采集电极和信号发送电极;
相应的,信号采集电极的信号采集同信号发送电极的刺激信号发送进行交替设置,确保互不干扰;
相应的,移动应用端设置的电刺激信号的参数类型包括产生电刺激信号的强度、波形、频率、活动区间以及肌肉间的协同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司承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0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