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9292.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廷 |
主分类号: | F25J1/00 | 分类号: | F25J1/00;F25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液化 工艺 中的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在进行液化过程中,为实现其液化效果并确保其工作的安全稳定性,均需进行冷却处理。现有的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是基于风冷机进行的,即通过风冷机对于内部传输有待冷却介质的散热器进行风冷处理。然而,上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其往往难以确保风冷机的输出气流与散热器之上的传输介质均匀接触,进而在难以使得冷却效果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亦使得出现了不必要的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其可使得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以及冷却效率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其包括有风冷机,以及与风冷机彼此相对的散热器,散热器之上设置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器之中,散热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冷却槽体,其平行于散热管道进行延伸;所述散热器之中设置有多个微型气泵,多个微型气泵沿辅助冷却槽体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器之中,每一个辅助冷却槽体在其宽度方向上均由散热器的端面朝向散热管道的底端部倾斜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冷却槽体延伸方向的设置以使得其与散热管道之间贴合面积得以增加,从而使得辅助冷却槽体内的气流对于散热管道的冷却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器之中,分别位于散热管道两侧的辅助冷却槽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连接管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连接管道的设置以使得两个辅助冷却槽体相连接,进而使其内部气流通过效率得以改善,致使冷却效率亦可随之得以增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每一个辅助冷却槽体均包括有延伸至散热器端面之上的第一端部以及延伸至散热器内部的第二端部,辅助冷却槽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端部,辅助冷却槽体的宽度经由第一端部朝向第三端部逐渐减小,且由第三端部朝向第二端部逐渐增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冷却槽体的宽度渐变设置以使得辅助冷却槽体的第二端部对应位置相对于第一端部对应位置形成负压作用,进而使得辅助冷却槽体底部可对于冷却气流形成吸附效果,以进一步使得风冷机输出的冷却气流快速而持续的进入至辅助冷却槽体之中,以使得其冷却效果以及冷却效率得以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其可通过风冷机输出的冷却气流配合散热器以对于散热管道内部的待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处理。上述冷却装置工作过程中,风冷机输出的冷却气流传输至散热器对应位置时,其在微型气泵的吸附作用下进入至散热管道两侧的辅助冷却槽体之中,进而使得冷却气流可运动至散热器内部,同时贴合于散热管道进行延伸;上述气流运动方式不仅使得冷却气流与散热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得以增加,进而使得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得以改善,同时可使得风冷机输出的冷却气流的实际冷却效率得以增加,致使冷却装置整体的能耗状态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辅助冷却槽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风冷机、2—散热器、3—散热管道、4—辅助冷却槽体、401—第一端部、402—第二端部、403—第三端部、5—微型气泵、6—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所述天然气液化工艺中的冷却装置包括有风冷机1,以及与风冷机1彼此相对的散热器2,散热器2之上设置有散热管道3;所述散热器2之中,散热管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冷却槽体4,其平行于散热管道3进行延伸;所述散热器2之中设置有多个微型气泵5,多个微型气泵5沿辅助冷却槽体4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器2之中,每一个辅助冷却槽体4在其宽度方向上均由散热器2的端面朝向散热管道3的底端部倾斜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辅助冷却槽体延伸方向的设置以使得其与散热管道之间贴合面积得以增加,从而使得辅助冷却槽体内的气流对于散热管道的冷却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廷,未经陈美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