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8278.0 | 申请日: | 201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莫丹;王一凡;吕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谷奇核孔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式杯用滤芯 结构 | ||
1.一种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底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或镂空结构的筒状滤芯骨架,所述底板上设有将滤芯骨架内腔分隔成原水区和净水区的第一隔板,所述底板的下面设有第一滤片结构和第二滤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片结构设置于原水区的底板下面或原水区及部分净水区的底板下面,所述第二滤片结构设置于净水区的底板下面或净水区剩余部分的底板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片结构包括表面具有多个通孔或镂空结构的第一滤片骨架,所述第一滤片骨架上设有核孔精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孔精滤膜为单锥核孔膜或圆柱核孔膜或双锥核孔膜,所述核孔精滤膜上的微孔孔径为0.2微米~2.0微米,所述微孔密度为1×106/厘米2~5×108/厘米2,或微孔孔径为2.2微米~4.0微米,所述微孔密度为1×106/厘米2~6×106/厘米2,或微孔孔径为4.2微米~7.0微米,所述微孔密度为2×105/厘米2~6×106/厘米2,或微孔孔径为7.0微米~15.0微米,所述微孔密度为5×104/厘米2~2×106/厘米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片结构包括滤网或表面具有多个通孔或镂空结构的第二滤片骨架与其上设置的滤网或核孔粗滤膜的组合,所述核孔粗滤膜的微孔孔径为10.0微米~30.0微米,所述微孔密度为5×104/厘米2~2×106/厘米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面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滤片骨架、第二滤片骨架分别安装于第二隔板与滤芯骨架外侧壁下端围成的封闭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片结构为平面或球面状,所述第一滤片结构的下面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位于上部的中空漏斗状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与上端小下端大的中空锥形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板上设有多个下水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腔设有浮球。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片结构为筒状或锥状或袋状,所述第一滤片上面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位于上部的中空漏斗状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与上端小下端大的中空锥形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板上设有多个下水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腔设有浮球,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位于第一滤片结构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骨架的上端设有向外翻的环状外沿,所述滤芯骨架的内腔上端安装有提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杯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外沿的内部安装有环状弹性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谷奇核孔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谷奇核孔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8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净水机流量计费系统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动转动功能的净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