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7487.3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俞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世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保温材料 检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包括壳体(20)和保温板(10),所述壳体(20)的顶部安装有盖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6)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31),所述盖板(16)的底面设有两个长条块(25),两个长条块(25)位于开口(31)的两侧,所述盖板(16)的底面设有与长条块(25)位置对应的第一螺杆(22),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一端贯穿长条块(25)并延伸至长条块(25)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杆(22)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21),且第一锁紧螺母(21)的上表面与长条块(25)的底面接触,所述长条块(25)位于壳体(20)的内部,两个长条块(25)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27),所述安装槽(27)的内部贯穿设有第二螺杆(24),两个安装槽(27)之间连接有两个长条板(9),两个长条板(9)分别套接在第二螺杆(24)的两端,所述第二螺杆(24)的两端还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23),且第二锁紧螺母(23)的侧面与长条板(9)的侧面接触,所述保温板(10)位于两个长条块(25)和两个长条板(9)之间,且保温板(10)的顶部延伸至开口(31)的内部,所述保温板(10)和开口(31)的内部侧面之间填充有第二隔热密封垫(5),所述壳体(20)的侧壁贯穿设有电热管(19),所述壳体(20)的外侧设有小型制冷设备(1),且小型制冷设备(1)上安装有连接管道(2),且连接管道(2)远离小型制冷设备(1)的一端贯穿安装在壳体(20)的侧壁上,所述盖板(16)的外部设有PLC控制器(17),所述开口(31)的两侧设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位于盖板(16)的上表面,两个伸缩装置的顶端之间设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上同轴安装有套管(13),且套管(13)沿着固定杆(8)的表面滑动,所述套管(13)的底端设有柔性杆(12),所述柔性杆(12)底端设有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的底面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保温板(10)的上表面接触,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小型制冷设备(1)的输入端和电热管(1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计算机处理器(2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机处理器(2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存储模块(28)的输入端和显示器(30)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燕尾槽(4),所述盖板(16)的底面设有与燕尾槽(4)匹配安装的燕尾块(18),所述燕尾槽(4)至少设有两个,并以对称的方式排列,且燕尾块(18)的数量和燕尾槽(4)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管件(15),所述管件(15)的底端与盖板(16)连接,所述管件(15)的顶端开口处插接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的顶端与固定杆(8)连接,所述滑杆(14)的侧面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管件(15)上贯穿设有与通孔(7)匹配安装的插销(6),所述通孔(7)至少设有五个,并以等距的方式呈竖直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6)和壳体(20)、电热管(19)和壳体(20)、连接管道(2)和壳体(20)之间均设有第一隔热密封垫(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6)和壳体(20)均由聚乙烯隔热保温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至少设有三个,并以等距的方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保温材料检测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工作准备:将所需检测的保温板(10)放置在两个长条块(25)之间,并且转动第二锁紧螺母(23),使得第二锁紧螺母(23)在第二螺杆(24)上进行转动并推动长条板(9)在第二螺杆(24)上移动,用于对保温板(10)进行夹紧,接着将长条块(25)放置在盖板(16)上并穿过第一螺杆(22),接着通过第一锁紧螺母(21)对长条块(25)进行固定,在安装长条块(25)的同时保温板(10)需位于开口(31)内,且保温板(10)的侧面和开口(31)内部侧面之间填充有第二隔热密封垫(5),而第二隔热密封垫(5)的大小根据保温板(10)的大小和开口(31)内部侧面之间的距离进行决定的;
S2、环境温度的准备:在S1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检测所需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为了更好的对保温板(10)进行检测,需要对保温板(10)处于高温和低温两种温度下进行检测,在对保温板(10)处于高温状态下检测时,需要将电热管(19)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在电热管(19)通电后会产生热量,在对保温板(10)处于低温状态下检测时,需将小型制冷设备(1)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在小型制冷设备(1)通电后会产生冷气,而冷气会经过连接管道(2)输送至壳体(20)内;
S3:性能检测:先将温度传感器(11)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接着将S2中分别处于高温或低温状态下的保温板(10)通过温度传感器(11)对其进行检测,用于检测保温板(10)的对温度的传导系数,并将检测的数据通过PLC控制器(17)传输给计算机处理器(29),而计算机处理器(29)将数据存储并通过显示器(30)进行显示,根据显示的温度数据对该保温板(10)的传导系数进行评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世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世纪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74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温度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温度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