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三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7211.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灿 |
主分类号: | H01L29/735 | 分类号: | H01L29/735;H01L29/08;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3351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三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频三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高频三极管区别于普通三极管的特征主要是其晶体管特征尺寸小、击穿电压低、特征频率极高,制作工艺难度大。其一般应用在VHF、UHF、CATV、无线遥控、射频模块等高频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上,这些使用场合大都用在低电压、小信号、小电流、低噪声条件下。
为达到最高的特征频率,必须尽可能降低器件的寄生电容,尽可能将其发射区及基区结深做浅。传统的高频三极管通常采用多晶发射极工艺,减小发射极结深,提升频率。
为进一步提升频率,还会在管芯周围刻蚀一圈隔离槽,使管芯区域的N型集电区,与周边N型外延完全隔离,缩减集电区面积,减少集电极结电容。
然而,在现有高频三极管结构中,为减少三极管的饱和压降,采用了低阻的N型埋层及DNW(也称低磷扩散低阻层或磷桥)作为集电极的引出。DNW必须要通过热扩散连接到N+埋层。
当N型外延层厚度较厚时,DNW要连接到底部的N型埋层,需要通过一个很长时间按的高温炉管扩散工艺,DNW掺杂在往下扩散的同时,也会横向扩散,而导致集电极的面积增大,影响器件集成度。并且导致集电极结电容增大,器件频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频三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高频三极管,其包括P型衬底、形成于所述P型衬底上的N型外延层、形成于所述P型衬底与所述N型外延层之间的N型埋层、贯穿所述N型外延层与所述N型埋层的引出沟槽、位于所述引出沟槽中的集电极引出结构、连接所述集电极引出结构的集电极、形成于所述N型外延层表面的基区、形成于所述基区表面的发射区、连接所述发射区的发射极、及连接所述基区的基极,所述集电极引出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引出沟槽内壁的低磷扩散低阻层及位于所述引出沟槽中所述低磷扩散低阻层内侧的第一多晶硅,所述第一多晶硅为高浓P掺杂的低阻多晶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频三极管还包括贯穿所述N型外延层并延伸至所述P型衬底中的隔离沟槽、形成于所述N型外延层上及所述隔离沟槽内壁的氧化层、形成于所述隔离沟槽中的氧化层上的第二多晶硅、及形成于所述氧化层及所述第二多晶硅上的介质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层及所述介质层还包括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发射区,所述基极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基区,所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所述集电极引出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多晶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极包括第三多晶硅及金属层,所述第三多晶硅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及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介质层表面,所述金属层位于第三多晶硅上。
一种高频三极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P型衬底,在所述P型衬底上形成N型埋层,在所述P型衬底及N型埋层上形成N型外延层;
形成贯穿所述N型外延层并延伸至所述P型衬底中的隔离沟槽及贯穿所述N型外延层并延伸至所述N型埋层中的引出沟槽,在所述N型外延层表面、所述隔离沟槽及所述引出沟槽表面形成氧化层;
利用第一光刻胶作为掩膜刻蚀所述氧化层去除所述引出沟槽表面的氧化层;
去除第一光刻胶,在所述氧化层表面及所述引出沟槽中形成多晶硅层;
干法回刻所述多晶硅层从而去除所述N型外延层上方的氧化层上的多晶硅,所述引出沟槽及所述隔离沟槽中的多晶硅被保留;
采用推阱工艺使得所述引出沟槽中的多晶硅向所述N型埋层、所述P型衬底及所述N型外延层扩散从而在所述引出沟槽中的多晶硅外侧形成低磷扩散低阻层,所述低磷扩散低阻层与所述引出沟槽中的多晶硅构成集电极引出结构;
形成位于所述N型外延层表面的基区、及位于所述基区表面的发射区;及
形成连接所述发射区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基区的基极、及连接所述集电极引出结构的集电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中,所述推阱工艺的温度在1050至110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推阱工艺的时间小于等于1小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推阱工艺使得所述引出沟槽中的多晶硅向所述N型埋层、所述P型衬底及所述N型外延层扩散从而在所述引出沟槽中的多晶硅外侧形成低磷扩散低阻层的步骤中,所述扩散的深度小于等于1u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层的厚度在300埃至1000埃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灿,未经罗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7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军械应急备件箱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运输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