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连续除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6842.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耿令新;张利娟;董彬;王升升;庞靖;李心平;孙成龙;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李真真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环保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负压连续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除杂技术及装置在农业、电力、化工、煤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除尘除杂技术是用鼓风机将空气和灰尘、轻杂物等一起吹送到沉降装置中,灰尘、轻杂物由于重力较大而与空气分离,落入沉降装置的集尘器中,得到较为干净的空气,灰尘、轻杂物集满集尘器后停机清理,如此反复。这种除尘除杂方式当杂物较多时,需频繁开停机,另外杂物、灰尘需全部经过风机排出,严重影响了风机工作,极易造成风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连续既不影响风机工作,又能保持高效连续除杂的负压连续除杂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连续除杂装置,包括沉降系统以及连接在沉降系统下端的连续排杂系统;所述沉降系统包括沉降箱,在沉降箱内间隔设有两块用于将沉降箱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沉降室和第二沉降室的隔板,两块隔板之间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沉降室底部和第二沉降室顶部的通风道,在沉降箱侧壁上位于第一沉降室的顶部设有进杂口,在沉降箱顶壁上位于第二沉降室的顶部设有抽风口;所述连续排杂系统包括与第一沉降室和第二沉降室底部连通的集杂箱,在集杂箱中设有转轴,在转轴上间隔设有多片用于通过转轴自转将集杂箱中的尘杂由连接在集杂箱下端的排杂口排出集杂箱的叶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降室和第二沉降室均自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大,所述通风道自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两块隔板包括位于第一沉降室侧的第一隔板以及位于第二沉降室侧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为V字形,其顶部以及两侧均与沉降箱内壁密封连接,第二隔板为单板,其两侧与沉降箱内壁密封连接,底部贴近于连续排杂系统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沉降室的顶部设有用于将由通风道通入第二沉降室的含尘气流朝向第二沉降室底部导通的导向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为密封连接在第二沉降室内壁以及第二隔板上的螺旋板,螺旋板的起始端位于通风道与第二沉降室连通口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集杂箱为对应沉降箱底面宽度的长筒形,其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在集杂箱两端的中心位置,所述叶片均沿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叶片外缘与集杂箱圆弧内壁以及第二隔板底部之间的极限间隙小于2毫米。
优选的,所述沉降箱底部的侧壁内收,形成用于辅助尘杂由沉降箱滑向集杂箱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进杂口与沉降箱连接部的下方设有便于尘杂进入第一沉降室的倒角。
优选的,所述抽风口设置在沉降箱顶壁上位于第二沉降室顶部部分并远离所述通风道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固定在集杂箱外部的变频电机驱动转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除尘除杂装置不能长时间连续排杂以及容易导致风机故障的难题,结构合理,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工作效率高,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生产时间,提高了除尘除杂装置的工作效果。
本发明包括两个沉降室,对空气中的轻杂以及灰尘经过两次沉降,达到更好的除杂效果。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两个沉降室以及连通两个沉降室之间的通风道的宽度递变设置,可使带尘空气在两个沉降室的底部流速明显降低,从而有利于轻杂及灰尘的沉降,且不容易使第一沉降室中的带尘空气携带过多的轻杂及灰尘通过通风道进入第二沉降室,从而使本发明经两次沉降去除尘杂所能达到的除杂效果更加突出,进一步提高了除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沉降箱,2、第一沉降室,3、第二沉降室,4、隔板,401、第一隔板,402、第二隔板,5、通风道,6、进杂口,7、抽风口,8、集杂箱,9、转轴,10、排杂口,11、叶片,12、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沉降系统以及连接在沉降系统下端并将沉降出的轻杂及灰尘连续不间断排出的连续排杂系统。
沉降系统包括沉降箱1,在沉降箱1内间隔设有两块用于将沉降箱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沉降室2和第二沉降室3的隔板4,两块隔板4之间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沉降室2底部和第二沉降室3顶部的通风道5,在沉降箱1侧壁上位于第一沉降室2的顶部设有进杂口6,在沉降箱1顶壁上位于第二沉降室3的顶部设有抽风口7,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至负压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6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