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双工通道的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5685.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峰;葛得辉;李熊;裘华东;陈清泰;韩威;陆春光;叶方彬;谢烽;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工 通道 热表计 主动 感知 方法 | ||
一种用于全双工通道的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方法,涉及一种抄表方法。目前,远程抄表系统的表计档案维护存在巨大压力。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启动搜表工作,采集器或集中器发出搜表命令;2)表计收到搜表命令时,判断是否响应该命令及返回抄表数据时间;若超过24小时未被采集器抄表,表计随机延时后回应采集器返回抄表数据;3)采集器收到表计回应报文后,主动将表计回应的报文提交给集中器;4)集中器根完成表计信息建档;5)集中器将新增的表计信息提交给主站,主站进行表记建档,由最优表计管理集中器管理对应表计。本技术方案能够自动管理表计档案,使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减少运维人员在现场核对档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抄表方法,尤其指一种用于全双工通道的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用户智能电表、智能水表和燃气表抄表数据远程采集技术的不断推进,目前多地已经具备“电水、气、热”多表数据联合采集,为以户为单位的用户用能分析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由于居民用户众多,一个地区往往有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用户,每户又拥有多块表计,对远程抄表系统的表计档案维护造成巨大压力,运维人员现场核对档案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全双工通道的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方法,以达到减少运维人员在现场核对档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全双工通道的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搜表工作,采集器或集中器发出搜表命令,搜表命令包括首次上电启动时发出的全量搜表命令和/或定时启动的增量搜表命令;
2)表计收到搜表命令时,根据搜表命令、最近一次被抄表时间判断是否响应该命令及返回抄表数据时间;若超过24小时未被采集器抄表,表计随机延时后回应采集器返回抄表数据;
3)采集器收到表计回应报文后,主动将表计回应的报文提交给集中器;
4)集中器根据表计报文中的表计地址信息完成表计信息建档;
5)集中器将新增的表计信息提交给主站,主站根据集中器上报的表计档案选择与表计通讯良好的集中器作为最优表计管理集中器,主站进行表记建档,并维护最优表计管理集中器与表计的关系;主站根据设备类型下发档案配置参数,由最优表计管理集中器管理对应表计。
本技术方案对水、气、热智能表计进行主动搜索,主要适用于无线通讯表计,及能够主动上报数据的的智能表计。
技术方案结合数字通讯技术,以移动通讯网络、无线通讯网络为载体,依靠集中器或采集器发出搜表命令,由表计主动返回表计自身信息,采取信息反馈随机延时机制避免信道冲突,采用已注册免应答机制避免重复应答占用通道,最终实现所有表计主动找到通讯良好的采集器或集中器,实现集中器对附近智能表计的主动管理,从而避免因为人工核对档案错误导致的表计通讯故障现象。
本技术方案能够自动管理表计档案,使水、气、热表计主动感知,减少运维人员在现场核对档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步骤1)中,启动搜表工作由集中器和/或采集器启动,集中器首次上电启动时发出全量搜表命令,采集器定时启动增量搜表命令。
或在步骤1)中,采集器启动搜表工作,采集器第一次上电后发出全量搜表命令,且在每日抄表工作结束以后启动增量搜表命令。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如果表计收到增量搜表命令,且表计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接收到抄表命令,随机延时后返回当前抄读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5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姿矫正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编队行驶方法及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