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的加工及测试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5609.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维耀;于俊红;韩宏彦;吴沛飞;卫晨曦;尚新春;岳明;宋智勇;杨连枝;宋洪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断裂韧性 测试 试样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金属板夹具(1)、钢丝锯(2)、橡胶垫(7);
其中,2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相对布置,两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相对的面上各设置有一橡胶垫(7),2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之间通过六角螺母(3)、六角螺栓(4)和金属垫圈(5)固定,2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中部设有用于对钢丝锯条进行直线导向导槽(12);使用时,将钻孔加工后的页岩岩芯试样(6)设置在所述橡胶垫(7)之间,两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通过六角螺母(3)、六角螺栓(4)和金属垫圈(5)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夹持在橡胶垫(7)之间;钢丝锯(2)的钢丝锯条穿过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的钻孔与所述金属板夹具(1)中的导槽(12),从而通过导槽(12)对钢丝锯(2)进行引导,对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的钻孔进行加工,以将钻孔加工成直切槽,从而将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加工成直切槽巴西圆盘法试样,即得到所述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装置还包括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上下金属压头(8)、力学通用试验机(9)、引申仪(10)和数据采集计算机(11);
其中,所述上下金属压头(8)置于所述力学通用试验机(9)工作面上,所述引申仪(10)的测量传感器贴在所述上下金属压头(8)上,所述引申仪(10)和所述力学通用试验机(9)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锯的直径为0.26-0.3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为圆盘形,其直径为60-100mm,厚度为25-40mm,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设有钻孔,所述钻孔采用磨钻加工,钻孔为圆孔,其直径控制在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2)的宽度为0.5mm,长为50mm。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对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进行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进行钻孔加工;
步骤(2)、在金属板夹具(1)上加工出导槽,所述金属板夹具(1)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相对布置,两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相对的面上各设置有一橡胶垫(7),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设置所述橡胶垫(7)之间,两个所述金属板夹具(1)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夹持在橡胶垫(7)之间;
步骤(3)、将钢丝锯(2)的钢丝锯条穿过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的钻孔与所述金属板夹具(1)中的导槽(12),从而通过导槽对钢丝锯条进行引导,对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圆心处的钻孔进行加工,以将钻孔加工成直切槽,从而将所述页岩岩芯试样(6)加工成直切槽巴西圆盘法试样,即得到所述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装置测量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的断裂韧性K1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通过计算机(11)得到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6)的起裂载荷Pcr,单位为N;
步骤(2):通过直接测量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6),得到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6)的圆盘半径R,单位为m,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6)的厚度t,单位为m,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6)的裂纹半长a,单位为m;
步骤(3):确定无量纲裂缝半长β,β=a/R,β无量纲;
步骤(4):确定载荷作用角度2α,其中α无量纲,由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ν1和μ1为页岩断裂韧性测试试样的泊松比和剪切模量;ν2和μ2为金属压头的泊松比和剪切模量;其中,μ1,μ2单位为N,ν1,ν2无量纲;
步骤(5):确定断裂韧性K1C,其中,K1C单位为M1,M2无量纲,n为整数,J1为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断裂韧性K1C由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56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