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4201.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霖;李辉;张倩;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足 离子液体 磷酸银 制备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硝酸银 悬浊液 溶解 混合溶液中 超声分散 分离沉淀 水热反应 分散剂 共沉淀 可重复 模板剂 水热法 微米级 溶剂 滴加 水中 洗涤 冷却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搅拌,得到溶液A;2)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溶解在离子液体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超声分散,得到溶液B;3)将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搅拌,得到悬浊液C;4)将悬浊液C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分离沉淀,洗涤,干燥,得到多足状磷酸银粉末。本发明以硝酸银、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分散剂和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得微米级多足状Ag3PO4。该方法原料易得,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银的形貌对其性质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加入模板或添加剂可辅助调控磷酸银的生长速率,制备不同形貌的磷酸银。如采用聚碳酸酯模板经化学沉积制备出纳米棒状磷酸银;通过碳酸银和磷酸间的酸蚀,阴离子交换反应制备多孔磷酸银;通过聚乙二醇调控合成3D花状磷酸银;通过水热法制备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以Au@Ag纳米棒为起始材料,基于异质外延生长出凹二十四面体磷酸银;利用柠檬酸钠辅助制备层状结构的多孔微立方体磷酸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搅拌,得到溶液A;
2)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溶解在离子液体和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超声分散,得到溶液B;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或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中的至少一种;
3)将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搅拌,得到悬浊液C;
4)将悬浊液C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分离沉淀,洗涤,干燥,得到多足状磷酸银粉末。
步骤1)中,硝酸银与水的用量比为1g:(15~25)mL。
步骤2)中,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离子液体和水的用量比为1g:(8~20)mL:(2~5)mL。
步骤3)中,溶液A的滴加速度为每1滴2~4秒。
步骤4)中,水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40~200℃,反应时间为15~25h。
步骤4)中,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40~70℃。
多足状磷酸银粉末的粒径为10~5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硝酸银、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分散剂和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得微米级多足状Ag3PO4。该方法原料易得,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制备的多足状Ag3PO4的XRD射线衍射图谱;
图2为实施例制备的多足状Ag3PO4在放大倍数为400的SEM图谱;
图3为实施例制备的多足状Ag3PO4在放大倍数为8000的SEM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足状磷酸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银溶解在水中,搅拌,得到溶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4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敏树脂模型冻结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有序介孔碳化钼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