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温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3822.2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温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存在功耗过大的问题,同时当前电池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拥有强大功能的智能手机往往没有人们期望的续航能力。另外,由于大部分的智能手机由于其外壳都是相对封闭,散热比较困难,因此存在温升过高的技术问题。
因此使用智能手机面临着频繁充电的问题,而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充电时间短的要求,目前智能手机的充电电流基本上都在1A左右,有的甚至更大。众所周知,充电时手机的温升是非常显著的,电流越大,温升越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使得智能手机的充电经常是在非待机的状态(即使用状态)下进行的。然而,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智能手机充电时的温升是非常显著的,如果用户在充电的同时对智能手机进行操作(即在非待机状态下进行充电),那么温升将变得异常的显著,甚至出现用户在触摸智能手机时感觉到灼热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更为严重的是温升过高还会引起电子设备的使用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子设备充电时的温升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则监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话状态,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测量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剩余电量;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剩余电量大于第一电量预设值,则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通话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时监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通话状态;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话状态时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电量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测量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大于第一电量预设值时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温升控制方法,通过对电子设备通话状态、温度、电量信息的检测,给出对应的充电策略,可以实现对通话状态下电子设备充电时温升的控制,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升过高,进而可以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监测电子设备温度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特定类别的应用程序设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特定类别的应用程序设定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特定类别的应用程序设定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特定类别应用程序的设定交集示意框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温升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
图1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凝胶3D打印内环境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传动带的齿接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