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73796.3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鹏康;金鑫;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臭氧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的筒体(6)、中间筒(7)和中心筒(8),筒体(6)与中心筒(8)共底,筒体(6)与中间筒(7)共顶,中间筒(7)设置在筒体(6)与中心筒(8)之间的支撑槽钢(4)上,中心筒(8)顶部位于中间筒(7)中,且中心筒(8)顶部敞口,筒体(6)的上部设置有排水管(14),顶部设置有内筒排气管(12)和排渣管(9),中间筒(7)的上部设置有外筒排气管(13),中心筒(8)的下部与进水管(15)、溶气进水管(1)以及连接内筒放空排泥管(16)连接,在筒体(6)与中间筒(7)之间的下部位置设置有带曝气内丝头(18)的环形曝气管(5),环形曝气管(5)与进气管(25)连接,筒体(6)的下部与连接外筒放空排泥管(2)连接,在中心筒(8)中形成接触区A,在中间筒(7)的上部形成气浮分离区B,在中间筒(7)的顶部形成排渣区C,在筒体(6)与中心筒(8)之间的下部区域形成污泥沉淀区D,在筒体(6)与中间筒(7)之间的下部区域形成臭氧氧化区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的底部有底板(26),顶部有顶盖(11),其中,底板(26)设置在设备基座(27)上,顶盖(11)为锥形顶,内筒排气管(12)连接在顶盖(11)上,所述筒体(6)的底部为锥形排泥斗(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筒(7)的上部通过浮渣导流椎体(10)与顶部连接,浮渣导流椎体(10)为锥形外扩口结构,外筒排气管(13)连接在浮渣导流椎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8)的顶部设置有中心筒导流斜板(22),所述导流斜板(22)为锥形外扩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上部环绕中间筒(7)设置有锯齿形的溢流堰(19),排水管(14)设置在溢流堰(19)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和进水泵、混凝剂加药泵出水管相连,进水管(15)以切向形式向中心筒(8)输送原水,所述溶气进水管(1)的端部设置溶臭氧空气释放器(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排气管(12)和外筒排气管(13)通过排气三通(23)连接带排气电动阀(24)的排气总管,所述排水管(14)上设置有出水电动阀(20),所述内筒放空排泥管(16)上设置有中心筒排空电动阀(17),所述外筒放空排泥管(2)上设置有集泥斗排空电动阀(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电动阀(24)、出水电动阀(20)、中心筒排空电动阀(17)和集泥斗排空电动阀(28)连接时间继电器,根据设定间隔时间自动启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A、沉淀区D、集渣区C、臭氧氧化区E和气浮分离区B体积比为1:5:5:15:20,内筒排气管12和外筒排气管13顶部比排渣管9顶部高约0.9~1.2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臭氧气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中间筒(7)和中心筒(8)的高度比为10:6.5~8:4~5,筒体(6)的直径、中间筒(7)的底部直径、中心筒(8)的直径为5:(3~3.5):(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7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