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3250.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华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15/00;G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作捕捉传感器 处理器 继电器 安全保护系统 报警装置 防御设备 智能建筑 监测 侵入 人身财产安全 室内 处理器控制 室内墙面 信号发送 电连接 天花板 延缓 捕捉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处理器、监测继电器、动作捕捉传感器、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其中,所述监测继电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动作捕捉传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动作捕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房间的室内墙面上方或天花板上,并且,多个所述动作捕捉传感器均连接到所述监测继电器上;所述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均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动作捕捉传感器能够捕捉感应到室内侵入者并将该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以使得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开启。该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阻止或者延缓已经进入室内的侵入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保护了人身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但是,现有的相关技术中,智能建筑在安防方便多考虑到如何防止盗贼入侵这一角度,但是却无法阻止或者延缓已经进入室内的侵入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该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阻止或者延缓已经进入室内的侵入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保护了人身财产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处理器、监测继电器、动作捕捉传感器、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其中,
监测继电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动作捕捉传感器为多个,多个动作捕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房间的室内墙面上方或天花板上,并且,多个动作捕捉传感器均连接到监测继电器上;
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均分别与监测继电器相连接,动作捕捉传感器能够捕捉感应到室内侵入者并将该信号发送至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控制监测继电器激活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开启。
优选地,报警装置包括会频繁闪烁的强光灯和/或能够发出警报声的警铃。
优选地,监测继电器通过无线局域网与处理器相连接。
优选地,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和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安装在室内且与移动终端远程连接,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处理器相连接并远程操控处理器。
优选地,远程连接和通过网络连接是指通过WiFi连接或4G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监测继电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多个动作捕捉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房间的室内墙面上方或天花板上,并将多个动作捕捉传感器均连接到监测继电器上;而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均分别与监测继电器相连接,当动作捕捉传感器捕捉感应到室内侵入者的信号后将该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立即控制监测继电器来激活报警装置和防御设备开启,由报警装置发出警示声响和光亮,由防御设备来对已经进入室内的侵入者阻止或者延缓其行动,起到有效保护室内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建筑安全保护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华,未经张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2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互联网安全支付装置
- 下一篇:入侵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