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牧区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3247.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杨楠;张文龙;都基铭;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海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牧区 生态 护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牧区嵌入式护坡,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包括土工格栅、嵌入式混凝土格室、护坡基质和护坡植物,所述土工格栅为格子网结构,所述土工格栅固定在河岸边坡上;所述混凝土格室为一侧设有若干空腔和凹槽的混凝土板,所述空腔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背对凹槽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所述护坡基质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护坡植物种植于所述护坡基质内。本发明克服了平原地区生态护坡的缺点,能够抵抗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恶劣条件,有效防止水力冲刷,起到固定边坡的作用,同时满足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景观要求,有利于保持三江源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牧区生态护坡,属于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生态系统,几乎囊括了我国所有的草地类型,面积约占青藏高原总土地面积的51%,其中,高寒草甸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周围山地的特有植被类型,面积约为0.7亿hm2,占高原可利用草地的近50%,是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高寒草甸牧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放牧草场和畜牧业基地。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草地的开发利用明显加强,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加上高原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草原承载力严重不足,高寒草场普遍呈现出超载过牧现象。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受损,不仅威胁到牧区的环境和社会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长江、黄河流域水环境生态平衡。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高原地区河道不仅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为当地生物群落提供生活和能量交换的必需途径。而由于过度放牧,三江源地区河道两岸出现了土质疏松等现象,山体滑坡频发,使得河流含沙量上升,同时由于牲畜粪便直接排入河水,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对高原牧区河道的生态治理十分重要。
目前的生态护坡技术包括人工种草、生态袋护坡、网格生态护坡等技术,人工种草成活率低,往往达不到边坡防护的效果,无法防止水土流失;生态袋护坡由于空间环境所限,植被生存条件受到限制,整体稳定性较差;网格生态护坡将护坡结构与植物护坡相结合,效果较好。但现有的网格护坡大多只适用于平原地区,无法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气候,且现有的护坡结构对高原牧区牲畜的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原牧区的生态护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牧区,具有耐寒耐低温、耐强紫外线、耐水力冲刷等特征,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不妨碍牧区牲畜活动的护坡,致力于三江源水源区河流的生态修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牧区护坡,包括土工格栅、混凝土格室、护坡基质和护坡植物,所述土工格栅为格子网结构;所述混凝土格室为一侧设有若干空腔和凹槽的混凝土板,所述空腔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背对凹槽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所述护坡基质包括本地土、腐殖质、腐熟牛粪、植物防冻剂、植物纤维和微生物,护坡基质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护坡植物种植于所述护坡基质内。
所述格室空腔承载护坡基质,用以固定所述护坡植物和微生物混合物;所述凹槽在河水冲刷时起到缓冲作用,可有效防止水力冲刷对所述生态护坡的破坏。所述混凝土格室固定在所述土工格栅上,从而与河岸边坡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混凝土格室填入所述护坡基质并种植所述护坡植物后,表面平整,不会对牲畜的活动造成限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工格栅为双向土工格栅,在横向和纵向上均有较强的抗拉伸强度,所述土工格栅使用U型钉固定在河岸边坡上,起到固土作用,同时为所述混凝土提供支撑载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工格栅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无臭、无味、耐腐蚀,具有较好的耐寒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适应高原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3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利环保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自嵌式河道护坡环保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