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及高效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2849.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伍斌强;何风华;陈毅;李修福;许望明;刘葵;杨亮;伍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4 | 分类号: | F24C3/04;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 红外 辐射 节能 装置 高效 | ||
一种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具,包括锅支架及辐射盘,所述辐射盘与下方的托盘组合成辐射盘隔热腔;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底座、锅支架围圈和锅脚片,所述锅支架围圈固定于锅支架底座上;所述托盘通过螺钉支撑悬浮安装在所述锅支架围圈上方,所述锅脚片通过连接锅架圈放置在所述辐射盘上部或是直接固定在辐射盘上;所述辐射盘在燃气灶具工作过程中能减少向外散失热量从而快速升温并向炊具辐射红外线进行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的换热结构及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家用燃气灶具的热效率,除改进燃烧技术外,优化燃烧系统的结构也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案。而从优化燃烧系统结构方面着手去提高热效率,目前通常采用的结构方案是在灶头上增加凹形辐射盘或者采用凹面的锅支架,使燃烧器与炊具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助于高温火焰和烟气对炊具的充分加热,同时可以控制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补充量,减少过剩空气系数,降低烟气所带走的热量,减少系统内部热量向外界环境的散失,起到提高热效率的作用。但这样的结构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①凹形辐射盘或者凹面聚能锅支架在起到聚热效果的同时,其自身也不可避免的会吸收燃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并快速向空气中扩散以及通过锅支架向灶体传导热量,这一部分热量不能效地传递到炊具上,从而造成损耗;②因燃烧系统相对封闭,故燃烧系统的温度较开放式燃烧系统有明显的提升,造成其与灶具面板以及内部的温度梯度增加,从而增加了燃烧系统对灶具面板和内部的传热,使灶具面板和内部零部件的温升提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零部件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善锅支架及辐射盘隔热结构,提供一种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及高效燃气灶,进一步提高家用燃气灶具热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包括锅支架及辐射盘,所述辐射盘为耐高温金属材质凹形结构,所述辐射盘与下方的托盘组合成辐射盘隔热腔;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底座、锅支架围圈和锅脚片,所述锅支架围圈固定于锅支架底座上;所述托盘通过螺钉支撑悬浮安装在所述锅支架围圈上方,所述锅脚片通过连接锅架圈放置在所述辐射盘上部或是直接固定在辐射盘上;所述辐射盘在燃气灶具工作过程中能减少向外散失热量从而快速升温并向炊具辐射红外线进行传热。
本发明还可用如下方式进一步完成。
所述锅支架围圈主体为U形或L形环状结构,所述锅支架围圈围绕辐射盘隔热腔的托盘的外侧和底部,所述托盘与锅支架围圈组成开放式的托盘隔热环。
所述辐射盘隔热腔内填充隔热保温材料。
所述托盘隔热环填充隔热保温材料。
所述螺钉包裹有限位柱。
所述托盘在其与辐射盘连接处开有若干小孔,以减小传热面积。
所述托盘在其与螺钉连接紧固处开有若干小孔,以减小传热面积。
一种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包括锅支架及辐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盘为耐高温金属材质凹形结构,所述锅支架包括锅支架底座、锅支架围圈和锅脚片,所述锅支架围圈固定于锅支架底座上;所述辐射盘与锅支架围圈之间有隔热保温材料组成的辐射盘隔热环;所述锅脚片通过连接锅架圈放置在所述辐射盘上部或是直接固定在辐射盘上;所述辐射盘在燃气灶具工作过程中能减少向外散失热量从而快速升温并向炊具辐射红外线进行传热。
一种高效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燃气灶红外辐射节能装置,所述辐射盘的内环靠近燃气灶燃烧器的出火口,所述燃烧器、辐射盘及应用炊具底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所述燃烧器为大气式燃烧器,所述锅支架围圈与锅支架底座之间设有空气通道,所述红外线辐射辐射盘的内环与燃烧器之间设有二次空气通道。
所述燃烧器为全预混式燃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2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VOCs净化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