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隙齿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1307.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8 | 分类号: | F16H5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张静轩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隙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消隙齿轮装置是高效发动机的常用零部件装置。通常在发动机齿轮传动中使用消隙齿轮,以达到降低运动噪声作用。常见的消隙齿轮装置有卡簧储能主副齿轮错位式,使用定位螺钉保证主副轮齿対正,与配对齿轮啮合后拆卸定位螺钉,卡簧夹紧达到主副轮齿错位,消除啮合侧隙的作用。
卡簧储能主副齿轮错位式消隙齿轮装置需要拆卸预定位螺钉,结构复杂,使得齿轮在复杂型腔中装配困难。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消隙齿轮装置,该消隙齿轮装置利用飞锤离心力达到主副轮齿错位以消除齿侧间隙作用,无预定位螺钉,方便齿轮在复杂型腔中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隙齿轮装置,包括:主齿轮,其轮盘的一侧外周均布有多个径向滑槽,该径向滑槽为圆角矩形,该主齿轮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轮毂,所述轮毂的周侧开设有卡簧槽;副齿轮,其轮盘的一侧外周均布有多个偏转滑槽,该偏转滑槽为圆角矩形,并与主齿轮的径向滑槽一一对应的偏转设置,所述副齿轮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该中心孔滑配于主齿轮的轮毂,使得径向滑槽与副齿轮的偏转滑槽形成扣合容腔;卡簧,其布设在所述卡簧槽内,使得所述主齿轮、副齿轮的端面贴合;以及飞锤,其呈圆柱状,滑配于所述扣合容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径向滑槽之间开设有减重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径向滑槽和偏转滑槽均为三个。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飞锤包括:金属芯和非金属外层,该非金属外层包裹金属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非金属外层为橡胶或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消隙齿轮装置利用飞锤离心力达到主副轮齿错位以消除齿侧间隙作用,无预定位螺钉,方便齿轮在复杂型腔中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主齿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主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副齿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副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飞锤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飞锤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初始位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消隙齿轮装置的主副轮齿偏转后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消隙齿轮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主齿轮1、副齿轮2、卡簧3和飞锤4。其中,副齿轮2的中心孔22滑配于主齿轮1的轮毂12,卡簧3布设在主齿轮1的卡簧槽13内,保证主齿轮1、副齿轮2的端面贴合,使得主齿轮1的径向滑槽11与副齿轮2的偏转滑槽21形成扣合容腔,飞锤4呈圆柱状,滑配于该扣合容腔。齿轮旋转起来后,离心力使飞锤4沿径向滑槽11向外滑动,偏转滑槽21妨碍其向外滑动,从而使主齿轮1、副齿轮2有相对转动趋势,以消除齿侧间隙,无预定位螺钉,结构简单,方便齿轮在复杂型腔中装配。
具体来讲,如图3和图4所示,主齿轮1的轮盘一侧外周均布有多个径向滑槽11,该径向滑槽11为圆角矩形,用于容纳飞锤4的一端。主齿轮1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轮毂12,轮毂12的周侧开设有卡簧槽13。轮毂12用于滑配副齿轮2,卡簧槽13用于布设卡簧3,以保证主齿轮1、副齿轮2的端面贴合。
优选的,相邻径向滑槽11之间开设有减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水与绿化结合的生态屋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鱼缸生态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