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自行车车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1006.8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4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师伟;姜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33Y80/00;B62K19/02;B62K19/1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51211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1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件 侧板 插接 上管 头管 下管 插接式连接 打印 生产过程自动化 插接式结构 产品成品率 技术标准化 自行车车架 产品品质 技术生产 生产技术 质量稳定 车架 标准化 自行车 生产 | ||
本发明涉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自行车车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车架分为多个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头管、插接侧板、上管和下管;所述头管、插接侧板、上管和下管均设置有插接式结构;B.利用3D打印技术标准化生产每一个结构件;C.将上管和下管分别与头管插接式连接;然后再与插接侧板插接式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产品成品率高,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品质容易控制,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自行车车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因为加工方法单一,其结构多为一体式结构。其车架生产工序一般为:
1.制作自行车车架结构段。将自行车车架分成若干结构段,例如立管、头管、五通、平叉等。将不同结构段加工出金属模具后,根据每段结构的形状,使用人工逐层贴合的方法,将碳纤维布贴在模具内壁,然后闭合模具,灌注树脂液,待固化后成为独立的结构段。
2. 制作支撑架。制作一个完整车架的支撑架,该支撑架起到保证车架结构准确性,以及对关键自行车结构段进行支撑,例如五通、立管、头管、平叉等。
3.组合自行车车架结构段。将关键自行车结构段固定在支撑架后,根据车架设计时的结构,组装其他结构段,多数为套接的形式。在组成时,在套接的位置涂抹适量的树脂胶,进行初步固定。
4.制作自行车车架模具。制作一个完整的自行车车架模具,以便于后面行进整体固化。
5.一体式固化。使用人工逐层贴合的方法,将剪切好的碳纤维布贴合在车架的一些位置上,起到对自行车车架关键位置加固增强的作用,然后放置到完整的自行车车架模具内,闭合模具后灌注树脂液。
6.车架调整和表面处理。使用人工将固化好的自行车车架取出后,对于整个自行车车架进行修正,打磨剔除一些凹凸不平的区域,再进行整体的打磨抛光,然后喷涂表面保护剂和油漆。
这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加工方法有很多弊端:
1.步骤繁琐。需要多步骤紧密的契合,产生大量的时间成本。
2.自动化程度低。每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制作,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不便于实现自动化,因此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
3.标准化率低。人工操作多,所以不便于进行较为精细的标准化要求,不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因此产品标准化率低。
4.品控低。人工操作因为工人的技术业务水平而高低不平,无法做到每一批次产品都较为保持一致,因此产品品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自行车车架的方法,达到是自行车车架生产操作简单、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标准化程度和提高产品品质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自行车车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车架分为多个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包括头管、插接侧板、上管和下管;所述头管、插接侧板、上管和下管均设置有插接式结构;
B.利用3D打印技术标准化生产每一个结构件;
C.将上管和下管分别与头管插接式连接;然后再与插接侧板插接式连接。
所述头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凸块一、插接槽一和插接槽二,所述插接凸块一沿头管的轴向设置,所述插接槽一和插接槽二平行设置,插接槽一和插接槽二均设置有两个,两插接槽一分别设置在两不相邻的头管侧壁上,两插接槽二分别设置在两不相邻的头管侧壁上;插接槽一和插接槽二均与插接凸块一在空间上互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未经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