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供氧急救手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0949.9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哈达;乌日娜;李青格乐;舒妮;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达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20;A61G12/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氧 喷射 气道 电磁阀 通气 供氧控制器 急救手推车 困难气道 车主体 氧源 进气口 电磁阀出气口 恒定 开放式喷射 患者病情 穿刺术 供氧管 环甲膜 急救车 插管 鼻咽 通断 吸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供氧急救手推车,其包括气道车主体,在所述气道车主体上设有氧源装置,其还包括有喷射供氧电磁阀和喷射供氧控制器,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通断;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氧源装置相连,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出气口与供氧管连接。优点在于:在困难气道急救车常规持续恒定供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开放式喷射通气供氧,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不同的供氧模式;适用于紧急气道的处理,如环甲膜穿刺术,困难气道的紧急插管、鼻咽通气、气道内吸引的通气供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急救用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喷射供氧急救手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急救使用的急救手推车主要是在车体上放置供氧装置,在车体内设置不同规格的多层抽屉,在不同规格的抽屉内放入相应的抢救器械,如:喉镜、潜支镜、环甲膜穿刺器、简易呼吸器、气管导管、开口器等。其不足是手推车上设置的供氧装置为持续恒定供氧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提供持续的恒定压力和流量的氧气供抢救患者使用。
但是,当遇到紧急窒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行气道内吸引等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时,因持续恒定供氧无法使肺部有节律的开放式扩张,患者供氧肺部的气体无法进行交换,极易引发如低氧血症、心律不齐、肺萎缩、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在常规持续恒定供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开放式喷射通气供氧,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不同的供氧模式的湿化瓶的喷射供氧急救手推车。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喷射供氧急救手推车,其包括气道车主体,在所述气道车主体上设有氧源装置,其还包括有喷射供氧电磁阀和喷射供氧控制器,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通断;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氧源装置相连,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出气口与供氧管连接。
其还包括有喷射供氧控制面板,所述喷射供氧控制面板向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通断。
其还包括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电连接,所述车载电源为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供电。
其还包括湿化瓶、减压器和流量计,其中所述减压器的一个出气口与所述流量计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电连接,控制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通断;其中所述减压器的另一个出气口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相连通,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出气口与供氧管相连通。
其还包括湿化瓶、减压器、流量计和三通切换阀,所述喷射供氧控制器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电连接,控制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通断;其中所述减压器的一个出气口与所述三通切换阀的连接口相连通,其中所述三通切换阀的一个切换口与所述流量计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所述三通切换阀的另一个切换口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相连通,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的出气口与供氧管相连通。
所述三通切换阀与所述喷射供氧电磁阀电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常规持续恒定供氧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开放式喷射通气供氧,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不同的供氧模式;开放式喷射通气供氧在供氧时氧气气流产生脉冲使肺部扩张,从而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适用于紧急气道的处理,如环甲膜穿刺术,困难气道的紧急插管、鼻咽通气、气道内吸引的通气供氧;同时,在气道吸引时可向体内进行喷射通气供氧,使肺部扩张,确保气体交换,可有效的防止在气道吸引过程中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湿化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湿化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设备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中湿化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达,未经哈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