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时引爆的无死角霰弹以及霰弹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920.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拓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2/58 | 分类号: | F42B12/58;F42B12/72;F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引爆 死角 霰弹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延时引爆的无死角霰弹,包括:霰弹本体,所述霰弹本体的内腔中设有一级动力介质;霰弹头,设置在所述霰弹本体的前端,所述霰弹头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置有若干子弹的弹体室,所述弹体室内设有用于激发所述子弹的二级动力介质和用于接收激发控制指令以激发所述二级动力介质的激发结构;所述弹体室的壳体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子弹的发射方向的若干第一发射孔,所述霰弹头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若干第一发射孔对应设置以供所述子弹飞出的第二发射孔,所述若干第一发射孔与所述若干第二发射孔交叉对应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霰弹,无法对中远程目标进行范围打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时引爆的无死角霰弹以及霰弹枪,属于发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霰弹用于霰弹枪,霰弹枪是指无膛线并以发射霰弹为主的枪械,一般外型和大小与半自动步枪相似,但明显分别是有较大口径和粗大的枪管。霰弹是一种子弹,弹壁薄,其发射头内部不含有火药只装小钢珠或钢箭、钢珠等,射击后,一团钢珠从枪口中喷出,霰弹能形成一个攻击面,但是其射程很近,只有100米左右,只能用于近距离射击,无法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多角度打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榴霰弹代替霰弹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打击。榴霰弹的发射头装有定时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爆炸,可以对敌方有生力量进行较大的杀伤。榴弹炮、野战炮、反坦克炮、坦克主炮都可以发射此类炮弹。
采用榴霰弹代替霰弹虽然能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打击,但是榴霰弹属于炮弹,榴霰弹的体积较大,只能使用炮筒或主炮发射炮弹而无法适用于体积较小的霰弹枪,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应用于霰弹枪的延时引爆霰弹,可以沿着预设飞行轨道打击目标,进而对中远程目标进行无死角地范围打击,从而提高霰弹的射程、射击范围和射击精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霰弹,无法对中远程目标进行范围打击的技术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延时引爆的无死角霰弹,包括:
霰弹本体,所述霰弹本体的内腔中设有一级动力介质;
霰弹头,设置在所述霰弹本体的前端,所述霰弹头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置有若干子弹的弹体室,所述弹体室内设有用于激发所述子弹的二级动力介质和用于接收激发控制指令以激发所述二级动力介质的激发结构;
所述弹体室的壳体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子弹的发射方向的若干第一发射孔,所述霰弹头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若干第一发射孔对应设置以供所述子弹飞出的第二发射孔,所述若干第一发射孔与所述若干第二发射孔交叉对应设置。
所述弹体室为环形结构,所述子弹布置在其周向方向上,且所述二级动力介质设置在所述弹体室内环的环形隔热密封腔中。
所述弹体室为多个,在所述霰弹头内腔的轴向方向上均匀布置。
所述霰弹头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环形隔热密封腔由热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激发结构包括:
导热激发杆,一端连接所述二级动力介质;
发热装置,与所述导热激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热装置在接收激发控制指令后发热并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导热激发杆。
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霰弹头内腔中的双金片,所述双金片与所述导热激发杆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双金片和所述导热激发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双金片受热变形,与所述导热激发杆相连。
所述环形隔热密封腔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导热激发杆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二级动力介质相连。
所述子弹包括固定座,以及卡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若干弹珠。
所述固定座为金属材质,其内部容置有用于激发所述弹珠的第三动力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拓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拓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花塑料发射盆
- 下一篇:一种航天弹体防热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