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638.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玲;郑少秋;谢增鸿;林旭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B82Y40/00;A61K47/52;A61K31/353;A61K31/7024;A61P35/00;A61P29/00;A61P39/06;A61K49/08;A61K4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酚 二氧化硅 降解 金属网状物 掺杂 配位络合 网状结构 可降解 缩聚 制备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二氧化硅骨架 二氧化硅颗粒 纳米材料制备 金属 肿瘤微环境 硅酸分子 金属离子 纳米颗粒 水解降解 网络体系 药物载体 酚羟基 孔隙率 弱酸性 抽离 甘肽 高谷 硅醇 解离 氢键 坍塌 诱导 削弱 | ||
1.一种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硅源TEOS与多酚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搅拌10 min使其混合均匀;逐滴加入氨水,在25℃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获得内掺杂多酚低聚体的初级SiO2颗粒;
(2)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继续在25℃水浴下反应一段时间,离心处理,沉淀用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清洗,最后获得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酚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宁酸、没食子酸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60:1,反应时间为0.5h,反应温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步骤(2)中金属离子与多酚的摩尔比为1:4~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是铁离子、锰离子、钆离子、铕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镉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5.5 h,反应温度为25℃。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1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多酚在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掺杂质量比应小于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内掺杂多酚-金属网状物可降解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生物可降解特性,作为药物释放载体,降解条件为pH≤6,谷胱甘肽浓度10 mM,降解时间为3-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6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