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528.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珍;朱世赫;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32 | 分类号: | D01H4/32;D01H4/36;D01H4/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纱机 排杂分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杂分梳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主要由转杯、假捻盘、引纱管、引纱罗拉、输送纤维通道、喂给罗拉、分梳辊、排杂分梳装置等部件组成,其利用转杯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使得分梳腔处转移到转杯内的纤维产生凝聚,形成须条(纤维环),须条再被加捻形成纱条。转杯纺纱机因采用转杯凝聚单纤维而称转杯纺纱,初时主要利用气流,因此又称为气流纺纱。转杯纺纱的特定是,纺纱速度高,卷绕容量大,纺低级棉和废落棉有良好的适纺性,劳动环境也大为改善。
其中,为了将喂给装置喂入的纤维条转变成单纤维或单纤维群,需要对所喂入的纤维条进行排杂分梳,而排杂分梳是依靠分梳辊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和杂质的自重排杂,是一种自由落杂的方式,大比重的杂质能被离心力甩出到排杂口,进而完成排杂。因此,排杂分梳装置主要起去除纤维条中所含杂质,使纤维条开松并分解成单纤维或单纤维群的作用。当所喂入的纤维条短绒多、含杂量高时,由于受到分梳腔体内自由落杂的方式限制,纤维中比重较小的杂质和短绒在下落时,会被输送纤维的气流托持,在下落到排杂区域前又可能被吸入回分梳腔,从而产生纱疵。大量的杂质或短绒进入转杯会使纱线的品级降低,加速转杯的磨损。所以,排杂分梳装置是纺纱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改进来提高工作效能。
含杂量是影响成纱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质含量越少,对后续成纱质量越有利。杂质的存在,会使得纱线存在强力弱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排杂的效果,减小设备损耗,提高纱线品质的排杂分梳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分梳装置,包括带有分梳腔的壳体,分梳腔内安装有分梳辊,在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分梳腔相连通的输送纤维通道、喂给通道和排杂通道,喂给通道处安装有喂给机构,排杂通道位于壳体下方,所述排杂通道包括靠近分梳腔的进杂口、及远离分梳腔的出杂口,排杂通道内还安装有:
用于将排杂通道分隔为气流通道和杂质气流通道的分流板,该分流板其中一端位于进杂口处、且将进杂口分隔为气流通道出口和杂质气流通道进口,另一端位于出杂口处、且将出杂口分隔为气流通道进口和杂质气流通道出口;
铺设于分流板表面的针布,该针布包括朝向出杂口方向设置的尖齿;
所述气流通道出口相对杂质气流通道进口靠近喂给通道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排杂通道的进杂口处安装分流板,而分流板将排杂通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气流通道和杂质气流通道,其中气流通道用于向分梳腔内补气,而杂质气流通道则供杂质排出。通过分隔进杂口,使得进气和杂质脱离处于不同的开口位置,增强了对气流的引导作用,从而减少补气的气流对排杂的影响(托持),让气流流动形成一个单一的方向,使得杂质在离心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分梳辊的方向和气流流动方向一致,减少气流把杂质带回分梳辊的可能性,保证杂质能更好地从杂质气流通道排出。同时,由于分流板上设有朝向出杂口方向设置的尖齿,可以避免杂质在气流作用下返回分梳腔内。经由本装置,最终产出的纱线含杂量低于0.01%,大幅改善纱线的品质。另外,转杯纺纱机适用的纤维条的材质不同,有棉,人造棉,涤纶,羊毛,苎麻等。不同种类的纤维条,线密度,长度,强力,细度,含杂等不同,对分梳辊的转速要求不同,自重和脱离分梳腔的离心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材料的纤维条,且各种纤维条的含杂不同,对于不同的纤维条,需要不同的补气量。对于密度稍大,含杂较多的,可以调大气流通道;对于密度较小的,含杂少的,可以调小气流通道。调节气流通道的大小,是为了控制气流的大小,防止密度较小的杂质被补气气流带回到分梳腔内,这样不仅提高分梳的效果,而且防止降低后几道工序纺制的纱线品质。
尖齿的齿尖角为15-40°,齿背角为90-150°。尖齿必须朝向出杂口方向设置,而且尖齿的齿尖角和齿背角也是经过精确设计,在此范围内能获得最佳的除杂效果。优选的齿尖角为30°,优选的齿背角为145°。
为了方便分流板对排杂通道分隔时的大小控制,则分流板上位于进杂口的端部为铰接端,该铰接端通过转轴铰接于排杂通道内;分流板上位于出杂口的端部为摆动端。通过扳动分流板,使得分流板绕着转轴转动,由此改变气流通道和杂质气流通道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