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自动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334.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苏长华;耿植;董仲明;张力;周易谦;胡仕红;田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溶解 气体 在线 监测 装置 检测 系统 自动 校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标准气体进样系统、气相色谱仪、自动校准系统;所述标准气体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连通以获取标准气体各组分的流出时间、标气峰;所述自动校准系统根据标准气体各组分的流出时间对在线监测装置中各组分保留时间进行修正、根据标气峰与标准气体浓度的关系计算校正因子并修正在线监测装置的校正因子。该装置利用标准气体出峰时间自动修正组分保留时间;根据标气峰与标气浓度关系,计算校正因子并自动修改校正因子,实现对检测器的灵敏度、色谱柱柱效能、载气的流量变化进行实时校准,不需要人为检验,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是一种实时监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变化装置,通过实时智能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跟踪变压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并根据专家诊断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故障报警,有效的降低变电站运维管理成本,提高运维管理技术水平。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经分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要是检测系统检测性能的不稳定性。为了检验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目前采取的方法是用在线监测装置与实验室用气相色谱仪同时检测含有一定含量故障气体的变压器油,检测结果依据Q/GDW356-201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规定性能要求进行评价。经现场实践表明,该检验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样品中油气稳定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各组分浓度易发生变化,保存时间较短。
(2)检验方法为人工检验,规程规定设备运行后每年定期检验一次及设备出故障时检验。在实际工作中,一台设备单次检验至少需1-2天。现场检验时需携带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等附属设备,操作过程繁杂。
(3)现场检验时需需设备厂家、运维单位技术人员等,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4)检验仅对仪器性能的一次检测,不能实现对设备检测性能可靠性的实时监视和自动校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自动校准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自动校准装置,包括标准气体进样系统、气相色谱仪、自动校准系统;
所述标准气体进样系统与气相色谱仪连通以获取标准气体各组分的流出时间、标气峰;
所述自动校准系统根据标准气体各组分的流出时间对在线监测装置中各组分保留时间进行修正、根据标气峰与标准气体浓度的关系计算校正因子并修正在线监测装置的校正因子。
针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因检测系统中色谱分离柱效降低、检测器性能下降等,使得组分从色谱柱的流出时间变化和峰高或峰面积发生改变。,致使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从而直接影响报警浓度的准确性,被监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延误报警等问题。本方案通过实时定期对气相色谱仪注入标准气体,根据出峰时间自动修正组分保留时间;根据标气峰与标气浓度关系,计算校正因子并自动修改校正因子,实现对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实时校准,监测检测系统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其不需要采集样品油气,系统自动校准,不需要人为检验,节约人力物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状态监测系统,所述状态监测系统建立标气峰曲线图库或校正因子变化趋势图库,根据标气峰曲线图和校正因子变化趋势图计算校正因子的误差,根据对误差的监测,实现对在线监测装置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实时监测。
状态监测系统判定各组校正因子误差超出系统预设误差±5%范围时,系统发生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