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防跳回路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220.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戴明;章梁磊;李丰;何建明;俞小虎;王小维;鲁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跳回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防跳回路测试方法,首先,断路器在分位状态下,先持续给断路器发分闸信号,再持续给断路器发合闸信号,一直保持以上合闸信号直至断路器储能完毕,若在整个过程中断路器只发生一次合闸和分闸,则防跳回路合格,若发生多次分合,则防跳回路不合格;其次,不合格后,检测断路器防跳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辅助触点的动作时间,比较分析动作时间来确定防跳回路不合格的原因。本发明通过对辅助触点动作时间和断路器防跳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分析,可以确定出防跳回路不合格的原因,对症下药,使防跳回路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断路器机构同时收到跳闸和合闸信号的情况时有发生,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如不能可靠动作,轻则造成断路器多次分合后损坏,重则引起断路器爆炸,或者引起母差保护内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断路器在投运前或是在例行检验过程中必须测试防跳功能。常规的测试方法是先给断路器持续发合闸信号,再给断路器一个分闸信号,如果断路器防跳回路可靠,断路器应该是合闸一次后再分闸,然后一直保持在分闸位置。根据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双重化配置的线路保护还会发生以下特殊情况,即断路器先收到分闸信号,再收到合闸信号(比如一套保护已经发出了后加速跳闸信号,另一套保护重合闸信号却还未解除;或者断路器机构在分位时,分闸回路有故障,分闸信号一直发着)的情况。由于常规的测试方法是在断路器合位状态下进行的,合位状态下先发合闸命令使防跳继电器一开始便一直保持动作,不能测试出防跳继电器和开关辅助触点间的配合是否可靠,因此也无法验证该特殊情况下断路器防跳回路动作的可靠性。
现已有不少发明专利是关于防跳回路测试,但大部分是关于防跳回路测试仪、或者是防跳回路测试装置。其中,虽然提到了防跳回路测试的试验方法,但还是基于常规的测试方法,即在合位状态下去测试防跳回路,不能测试出特殊情况下断路器防跳回路动作的可靠性,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断路器防跳回路测试方法,能测试出各种情况下断路器防跳回路动作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防跳回路测试方法,
首先,断路器在分位状态下,先持续给断路器发分闸信号,再持续给断路器发合闸信号,一直保持以上合闸信号直至断路器储能完毕,若在整个过程中断路器只发生一次合闸和分闸,则防跳回路合格,若发生多次分合,则防跳回路不合格;
其次,不合格后,检测断路器防跳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辅助触点的动作时间,比较分析动作时间来确定防跳回路不合格的原因。
优选的,T1为断路器常闭触点第一次打开时间,T2为断路器常开触点第一次闭合时间,T3为断路器常开触点第一次闭合后又打开的时间,T4为断路器常闭触点第一次打开后又闭合的时间,t1为防跳继电器常闭触点动作时间,t2为防跳继电器常开触点动作时间;防跳继电器在T2时刻开始动作,T2+t2时刻防跳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T2+t1时刻防跳继电器常闭触点闭合,其中,
1)若T1>>T2,则防跳回路可能不合格,通过调整断路器常闭触点的动作时间使防跳回路合格;
2)若T3-T2<t1,且T3-T2>20毫秒,则可以更换防跳继电器,使用快速动作的防跳继电器使防跳回路合格;
3)若T3-T2<20毫秒,则是由于断路器常开触点动作太快引起,通过调整断路器常开触点的动作时间使防跳回路合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断路器在分位状态下,先持续给断路器发分闸信号,再持续给断路器发合闸信号,并一直保持合闸信号直至断路器储能完毕,然后分析断路器的分合闸情况,完善了测试方式,扩大了测试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