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0079.5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密封 端面 磨损 疲劳 检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的检测,具体是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或混凝土渣浆中含有水、空气和石子,对其承载机构的机械密封端面的要求较高,但是现有技术却没有对其机械密封端面的磨损疲劳进行检测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包括搅拌桶、螺旋输送器、固气液混合装置、实验装置和缓流装置,所述搅拌桶安装在搅拌桶固定架上,搅拌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桶内部搅拌桨转动的搅拌电机,搅拌桶内储存有水和空心的钢珠,搅拌桶为漏斗形且搅拌桶的底部与螺旋输送器的入料口连接,螺旋输送器由输送电机驱动运行,螺旋输送器的出料端通过钢珠输入管道与固气液混合装置的固液入口连接,固液入口还通过出水管与搅拌桶的侧壁连接,钢珠输入管道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有泵和水泵,所述固气液混合装置上开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进气口与输气管道连接,且输气管道上安装有风机,所述固气液混合装置内设有由均混板合围成的圆锥台状内腔,均混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实现内腔和进气口连通的通孔,水、空气和钢珠在内腔中混合形成固气液混合液,内腔的直径最小处于实验密封腔体连通,实验密封腔体内放置有用于待检测的渣浆机械密封端面,所述实验密封腔体与缓流装置的缓流装置入口连接,缓流装置内壁在对应缓流装置入口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减缓固气液混合液流速的减速板,缓流装置内安装有用于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缓流装置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所述缓流装置的底部为斜底,且斜底上设有用于缓流的缓冲带,斜底的最低端通过钢珠输出管道与搅拌桶连接,钢珠输出管道上安装有弹性体凸轮转子泵,所述输送电机、搅拌电机、泵、水泵、风机和弹性体凸轮转子泵均与外部电源和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计算机和用于进行数据采集的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密封腔体中的渣浆机械密封端面内,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输送器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圆周上安装有螺旋状的导叶,该导叶由多个叶片轴向周期串联组成,导叶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带的表面设有顺延斜度方向上厚度逐渐减小的凸起,且凸起具有锥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速板为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批帘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桶和螺旋输送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螺旋输送器的出料口通过三通与钢珠输入管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空心的所述钢珠为正多面体结构,且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加摩擦的切削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水、空气和钢珠进行混合并流经待检测的渣浆机械密封端面,能模拟渣浆机械密封端面使用时复杂的工况,以此对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的磨损疲劳进行检测,整体机构是动态循环的,同时利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由计算机对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情况进行检测评估,结果准确,测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中搅拌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中固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渣浆机械密封端面磨损疲劳检测撬装结构中缓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电机、2-搅拌桶固定架、3-搅拌桶、4-螺旋输送器、5-搅拌电机、6-出水管、7-泵、8-水泵、9-风机、10-输气管道、11-固气液混合装置、12-实验装置、13-钢珠输入管道、14-缓流装置、15-钢珠输出管道、16-固液入口、17-进气口、18-均混板、19-内腔、20-实验密封腔体、21-缓流装置入口、22-钢珠、23-缓冲带、24-减速板、25-气液分离器、26-排气口、27-弹性体凸轮转子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