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杂样品光谱的波长选择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69235.6 申请日: 2017-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7219189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卞希慧;王必成;第五鹏瑶;谭小耀;雷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359 分类号: G01N21/359;G01N21/3577;G06F1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387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复杂 样品 光谱 波长 选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的无损分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杂样品光谱的波长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样品由于基体复杂、组分繁多而成为分析化学及工业生产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光谱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检验快速和不需要辅助试剂等优点,为复杂样品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石化、制药、食品、烟草等领域。然而,由于复杂样品光谱谱带重叠严重,须借助多元校正技术才能对其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多元校正方法有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等。传统多元校正是在全波段光谱与目标组分之间建立模型。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光谱数据往往由成百上千个波长点组成,并非所有波长点都与目标组分相关。因此,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需要在多元校正前进行波长选择。

美国Holland教授于1975年提出的遗传算法(GA),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过程中发生的繁殖、交叉和基因突变现象,不断迭代最终选取最优个体,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波长选择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收敛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对初始种群的选择要求较高等缺陷(Y.W.Lin,B.C.Deng,Q.S.Xu,Y.H.Yun,Y.Z.Liang,The equivalenc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in the sufficient dimension reduction framework,Chemom.Intell.Lab.Syst.2016,150,58-64)。因此,需要发展快速、全局的智能优化方法。

萤火虫算法(FA)由剑桥大学Yang Xin-she于2009年提出的一种智能优化算法。FA方法具有容易实现、计算效率高、无需严格的连续和可微条件等优势,在交通路径规划(刘厂,董静,高峰,李刚,张振兴,一种基于多目标萤火虫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2,CN201210251782.7)、电力系统优化(王昕,郑益慧,李立学,胡博,含分布式发电设备的智能配电网供电优化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6,CN201610755691.5)和故障诊断(黄新波,宋桐,王娅娜,李文君子,基于灰模糊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中国发明专利,2013,CN201310647912.3)等方面已有应用,但很少有研究将FA用于复杂样品光谱波长选择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的波长选择方法(如图1),从而提高复杂样品定量分析的预测精度。

为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一定数目的复杂样品作为分析对象,采集样品的光谱,并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得每个样品中目标分析组分的含量。

2)按照一定的分组方式,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

3)将训练集的整个光谱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子区间,萤火虫群体用0/1表示是否选择某段波长。

4)利用公式(1)、(2)和(3)将萤火虫群体离散化。

rij=xi-xj(2)

其中,β0表示最大吸引力,γ表示环境吸光度,r表示萤火虫之间距离,t表示算法的迭代次数,α表示常数,εj表示高斯分布。

5)依次优化因子数、波段数、种群数、环境吸光度和常数参数。

因子数的优化方法为:因子数取值范围为1~25,间隔为1,计算不同因子数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通过蒙特卡罗交叉验证结合F检验确定PLS的最佳因子数。

波段数的优化方法为:将整个光谱区间划分为5~30个波段数,间隔为5,分别计算不同波段数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最小的RMSEP值对应的波段数为最佳波段数。

种群数的优化方法为:将种群数n划分为10~60个,间隔为10,计算不同种群数下的RMSEP值。最小的RMSEP值对应的种群数为最佳种群数。

环境吸光度的优化方法为:环境吸光度γ取值范围为0.1~1.0,间隔为0.1,计算不同环境吸光度下的RMSEP值。最小的RMSEP值对应的吸光度为最佳环境吸光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