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电池外装体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9114.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宏和;金田康宏;佐藤友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88 | 分类号: | B32B15/088;B32B15/04;B32B27/08;B32B27/32;B32B27/38;B32B15/18;B32B27/06;H01M50/121;H01M50/119;H01M5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金属 层积 电池 外装体 | ||
本发明提供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电池外装体和电池,该电池外装体和电池使用该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该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至少依序具备密封剂层、阻隔层和基材层来构成,上述阻隔层由不锈钢构成,即使在将该层积体弯折来使用时,也能够抑制基材层在该弯折部位的破损。本发明的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10)至少依序具备密封剂层(11)、阻隔层(13)和基材层(15),阻隔层(13)由厚度为50μm以下的不锈钢构成,基材层(15)以聚酰胺作为主成分,基材层(15)的厚度比阻隔层(13)的厚度薄,基材层(15)在拉伸试验中的拉伸强度的最大值为25N/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电池外装体和电池。
【背景技术】
在用于电子设备、电池等工业制造品或食品、饮料、化妆品、医药品等日用品的外装、包装等的外装体、包装体的领域中,使用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树脂膜与铝箔等金属箔组合层积而成的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
例如,作为二次电池等电池中使用的外装体,出于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使用上述那样的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电池外装用层积体)。将这样的电池外装用层积体按照形成在盘状(该盘状的一部分具有凹部)的方式通过拉深成型(絞り成形)等进行成型,构成外装体容器主体。另外,与上述外装体容器主体同样地成型出电池外装用层积体,得到外装体盖部。将电池主体收纳在该外装体容器主体的上述凹部之后,按照覆盖所收纳的电池主体的方式将上述外装体盖部的端部折叠,粘接容器主体与外装体盖部的侧缘部,从而得到电池主体被收纳在外装体中的电池。
对于上述这样的外装体或包装体要求气体阻隔性、耐久性(耐热性、耐水性、耐试剂性)等功能性,例如已知有至少依序具备密封剂层、阻隔层和基材层而构成的外装体等(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外装体等中,阻隔层主要显示出气体阻隔性,基材层提高外装体等的强度和成型性、或者根据情况承担提高美观性的作用,密封剂层通过热熔合等进行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46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判明了在进行将由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构成的成型体的一部分弯折的工序时,在该工序中的上述层积体中或者经该工序得到的加工物中产生弯折部位破裂这样的问题。即,在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中,在进行该弯折时由于在弯折部位所产生的拉伸应力和摩擦力作用,而在基材层产生破裂。由于该基材层的破裂,在目的物的制造工序中也产生不利情况,产率降低,并且使用该层积体制造出的电池外装体的品质也会变差。这样的不利情况在阻隔层由不锈钢构成的外装体等中很显著。由不锈钢构成的阻隔层除了气体阻隔性优异以外,加工性、耐久性等也优异,是优选的,但另一方面,其弯折部位容易形成尖锐的形状,受其影响,附近的基材层容易破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以及使用该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的电池外装体和电池,该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至少依序具备密封剂层、阻隔层和基材层来构成,上述阻隔层由不锈钢构成,即使将该层积体弯折来使用时,也能够抑制基材层在该弯折部位的破损。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其特征在于,其至少依序具备密封剂层、阻隔层和基材层,上述阻隔层由厚度为50μm以下的不锈钢构成,上述基材层以聚酰胺作为主成分,上述基材层的厚度比上述阻隔层的厚度薄,上述基材层在拉伸试验中的拉伸强度的最大值为25N/mm以上。
在本发明的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中,优选对于仅上述基材层按照合计厚度相当于100μm的方式进行层积得到的层积试验片进行埃尔门多夫撕裂强度试验的结果为20(g/100μm相当的层积)以上。
在本发明的树脂包覆金属层积体中,优选上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μm以下、上述阻隔层的厚度为50μ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藤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藤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用铝合金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腐陶瓷复合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