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8272.5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梁;周加伟;李镕成;梁政;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冲击 钻井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硬地层钻井作业用的高速冲击钻井工具。它解决硬地层钻井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上接头上端和上部钻柱丝扣连接,传动轴下端和钻头丝扣连接;涡轮组件置入动力壳体内腔;推力轴承安装在动力壳体内腔下部的凸起台阶上,旋转轴中部外圆的凸起台阶和推力轴承贴合;锤体套入旋转轴下部花键轴上;套筒内腔套在锤体外圆上,两个钢球分别置入套筒中部两个通孔内,两个钢球均可在锤体外圆的圆柱凸轮凹槽内滑动;碟簧座和锤砧筒之间安装碟簧;外筒上端和动力壳体下端丝扣连接,外筒下端和防掉帽丝扣连接。本发明输出扭矩的同时可提供高频交变轴向力,利于硬地层破岩,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硬地层钻井作业用的高速冲击钻井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钻井作业具有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而随着资源开采的程度增加,深井和超深井的开发越加重要,对钻井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地层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硬地层钻进的效率普遍偏低,大大增加了钻井成本。
对于硬地层钻进,采用冲击钻井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钻井效率,其作用机理是让岩石受到扭转切削的同时,承受高频交变钻压,区别于常规钻井的恒定钻压钻进,极大地提升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为实现上述冲击钻井的功能,需要研制专用的冲击钻井工具。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特提供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在为钻头提供扭矩的同时,施加高频交变钻压,提高钻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特提供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是由上接头、锁紧帽、涡轮组件、旋转轴、动力壳体、推力轴承、锤体、套筒、钢球、锤砧筒、外筒、碟簧、碟簧座、传动轴和防掉帽构成;其结构特征是:上接头上端和上部钻柱丝扣连接,传动轴下端和钻头丝扣连接;动力壳体内腔中部设置一台阶面,动力壳体内腔下部设置一圈凸起台阶;涡轮组件是由涡轮定子叶片和涡轮转子叶片组装而成,涡轮组件置入动力壳体内腔;上接头下端和动力壳体上端丝扣连接,上接头下端面和动力壳体内腔中部台阶面压紧涡轮组件的涡轮定子叶片;旋转轴上端设置为公螺纹,旋转轴上部设置为台阶轴,旋转轴下部外圆设置为花键轴,旋转轴下部内腔设置为盲孔,旋转轴中部周向均匀设置三斜孔连通内外腔空间,旋转轴中部外圆设置凸起台阶;涡轮组件套入旋转轴上部台阶轴,旋转轴上端和锁紧帽丝扣连接,锁紧帽和旋转轴压紧涡轮组件的涡轮转子叶片;推力轴承安装在动力壳体内腔下部的凸起台阶上,旋转轴中部外圆的凸起台阶和推力轴承贴合;锤体内腔设置为花键,锤体外圆设置一圈圆柱凸轮凹槽,圆柱凸轮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锤体套入旋转轴下部花键轴上;套筒中部周向均匀设置两个通孔,套筒内腔套在锤体外圆上,两个钢球分别置入套筒中部两个通孔内,两个钢球均可在锤体外圆的圆柱凸轮凹槽内滑动;锤砧筒是一个圆柱筒,锤砧筒套入旋转轴下部花键轴;传动轴下端设置为母螺纹,传动轴内腔设置为通孔,传动轴上端内腔设置为花键,传动轴上端外圆设置为公螺纹;碟簧座和传动轴上端丝扣连接,传动轴上部插入旋转轴下部,碟簧座和锤砧筒之间安装碟簧;外筒内腔中部设置一台阶面,外筒上端和动力壳体下端丝扣连接,外筒下端和防掉帽丝扣连接;外筒内腔中部台阶面和动力壳体下端面压紧套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输出扭矩的同时可提供高频交变轴向力,利于硬地层破岩,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2)本发明由钻井液驱动,动力可靠;(3)本发明采用涡轮组件作为动力,转速高,轴向力交变频率高,利于硬地层岩石破碎;(4)纯机械结构,井下恶劣工况下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锤体下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速冲击钻井工具锤体上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A截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