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68003.9 | 申请日: | 201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瑛辉;张峰;伊西锋;刘建新;高恒超;张化强;杨慧;岳广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井下 管柱 打捞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地面打压管线和井下打捞管柱,所述地面打压管线包括第一高压管线、第二高压管线,所述第一高压管线、第二高压管线的始端分别连接同一个三通的两个分支口,该三通的主入口再连接泵车,所述第一高压管线末端连接井下打捞管柱上端口的油管接头,所述第二高压管线末端连接井口的套管接头。所述第一高压管线与三通之间设置有压力测试筒、阀门,所述压力测试筒上安装压力表。本发明解决打捞作业中因砂埋严重打捞力不足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中井下修井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早期油水井的生产管柱逐渐达到使用寿命进入更换期,打捞出原防砂管柱更换新的防砂管柱在目前油田修井的工作比重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而常规的打捞方法在一些井中受到地面设备限制,无法提供大吨位的上提力,特别是在水平井中,由于井身轨迹的影响,上提力更是大打折扣,很难满足打捞作业的需要。
《井下打捞增力器》(专利号99243058.5)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水平井打捞难的问题,但由于一些老井不仅地层出砂严重,同时套管老化严重,增力器打捞工艺由于锚定点的原因,也不能打很高的压力,提供的上拔力受到限制,故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出现,如专利《一种防砂管柱冲砂式打捞工艺》(申请公布号CN102619486A)通过多趟管柱进行切割,冲砂,之后再进行打捞,该方法虽采用了分段及冲砂的方法,但由于其冲砂方式是将生产层出的砂循环出井筒,之后在下打捞管柱进行打捞作业,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时机把握上往往差很多,特别是对出砂严重的井,经常出现因冲砂没有出砂快而无法打捞的情况。
因此,现有各种打捞工艺与现场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修井的周期与成本也无法准确预测及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装置及方法,解决打捞作业中因砂埋严重打捞力不足的难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装置,包括地面打压管线和井下打捞管柱,所述地面打压管线包括第一高压管线、第二高压管线,所述第一高压管线、第二高压管线的始端分别连接同一个三通的两个分支口,该三通的主入口再连接泵车,所述第一高压管线末端连接井下打捞管柱上端口的油管接头,所述第二高压管线末端连接井口的套管阀门。
所述第一高压管线与三通之间设置有压力测试筒,所述压力测试筒上安装压力表。
所述压力测试筒与三通之间设置阀门。
所述井下打捞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水力锚、增力器、打捞工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井井下砂埋管柱的打捞方法,其步骤为:
首先,三通主入口连接泵车,三通其中一分支出口连接阀门、压力测试筒、第一高压管线和打捞管柱上端口的油管接头;三通另一分支出口连接第二高压管线,第二高压管线再连接井口套管阀门;
其次,打开油管流路上阀门,关闭井口套管阀门,通过油管打压对井下砂埋管柱进行打捞,如到打捞工具额定工作压力,落物仍不能上移则进行憋压,憋压压力不超过打捞管柱额定工作压力;
之后,关闭油管流路上阀门憋压后,打开井口套管阀门,通过套管阀门对油套环空打压作业,进行松砂解卡施工,同时观察泵车压力表,环空压力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油管内压力;
最后,通过观察打捞管柱连接的压力测试筒上压力表的变化来选择下步施工,如压力下降,即表示打捞有效,砂埋管柱上移,继续重复油管憋压套管冲挤步骤直至捞出为止,如压力不降,则逐渐升高油套环空的冲挤压力持续冲挤,但其数值不能超过油管内压力值,直至打捞管柱压力下降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