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449.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飞;李发成;王继红;王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通风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该通风净化器通过隔板分为机械通风箱和自然通风箱。隔板上设有模式切换机构。通风器具有多种使用模式。可根据室外气象风速大小选择自然或机械驱动模式,根据室外空气污染程度选择单效或多效净化过滤。单效过滤仅采用初效过滤器、三效有初、中、高效过滤器。隔板上的模式切换机构可旁通中、高效过滤器,实现单效和多效机械新风模式间切换。当需快速去除室内污染源时,可开启室内自净引风口,通过旁通机械通风箱内的初效过滤器,由风机驱动中、高效过滤器进行室内自净。本装置可根据室内外空气洁净度及通风需求而提供最合适的使用模式,降低了风机的能耗,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气净化及室内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式下的通风净化器。
背景技术
建筑物必须有良好的通风。然而当前建筑中使用的不达标建材及室内涂料所释放的大量污染物,致使室内有害气体超标的风险很大,对室内通风的需求更高。但由于雾霾天气的存在,直接向室内引入新风,就会把室外污染引入室内。因此需开发一种既可引入新风,又能对新风进行过滤净化的通风装置,从而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目前现有的新风设备大多采用高效过滤、即使用初、中、高效过滤器或单独采用高效过滤器对室外新风过滤,且只具有一种使用模式。这种现有设备虽具有很高的净化效率,但往往使用寿命较短。中、高效过滤器很容易达到报废状态。同时由于初、中、高效过滤器的存在使得通风阻力较大,通风量相对较小,不能对室内进行快速通风。本发明将开发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通风净化器,在室外空气处于中、重度污染时仍采用三效过滤器对室外新风进行净化;而在室外空气处于轻度污染时,仅采用一个初效过滤器即可使室内空气质量达标,也可延长中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增大通风量;同时也具有自然通风模式,可在风速较大的天气对室内进行通风,且具有初效过滤,该模式也可节约风机能耗;且具有室内自净模式,在某些特定的时段内当无需引入新风时,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
通风器采用转动挡板来进行模式切换。现有挡板开闭转动装置采用手动或电动控制,手动控制较为简洁但需要人的参与,电动控制采用电机或传感器会导致成本增加。本装置在模式切换时采用凸轮、压缩弹簧、密封垫和锁扣联动装置,控制较为准确、采用压缩弹簧提升了机构开关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风器在自然通风模式下具备风量调节功能。目前使用的风量调节手段,大多是手动控制或电控制,手动控制不能根据外界风压大小对进风量进行实时调节,而电控制大多利用传感器的测量信号来调节进风量,较为昂贵。本发明拟开发一种利用机械负反馈的方法来调节通风量的装置,不采用任何传感器或电动装置,即可根据外界风压大小自动调节进风量,使室内通风量保持相对恒定,防止室内过度通风。
本装置意在对以上几处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开发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净化新风且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双箱体通风净化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该净化器通过隔板分为机械通风箱和自然通风箱;隔板上设有模式切换机构,该机构包括中间挡板以及挡板开闭控制机构,中间挡板关闭时为单效自然新风过滤模式、三效机械新风过滤模式或者室内自净模式,中间挡板开启时为单效机械新风过滤模式。
自然通风箱包括风量调节板、初效过滤器B和百叶风口B;自然通风箱下部室外侧开设自然新风入口,风量调节板通过转轴固定于箱体下部,复位状态为竖直状态,风量调节板上部设置初效过滤器B,初效过滤器B上部箱体室内侧设置百叶风口B,用于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风量大小及方向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电视机后壳
- 下一篇:一种窗式新风机的拉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