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7079.X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邢振周;王英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n cell 型触控 显示器 | ||
1.一种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100)、及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电性连接的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
所述显示面板(100)具有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触控感应电极(110)、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0)对应连接的走线(120)、及与多列触控感应电极(120)对应的多个多路复用模块(130);
每一多路复用模块(130)均包括分别与对应一列触控感应电极(110)中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0)对应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1);
所述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具有与多列触控感应电极(110)对应的多个引脚(210);
同一多路复用模块(130)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1)的漏极电性连接并与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的对应的引脚(210)电性连接;对应同一行触控感应电极(110)的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同一条控制信号线(140);每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通过对应的走线(120)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110)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触控扫描时,依次向多条控制信号线(140)提供控制信号打开对应多行触控感应电极(110)的薄膜晶体管(T1),以逐行将触控感应电极(110)与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连接,实现对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0)进行逐行扫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触控扫描时,沿远离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的方向,依次向多条控制信号线(140)提供控制信号打开对应多行触控感应电极(110)的薄膜晶体管(T1),以逐行将触控感应电极(110)与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连接,实现沿远离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的方向对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0)进行逐行扫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T1)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在进行触控扫描时,向控制信号线(140)提供高电位的控制信号以打开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1)。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控制信号线(140)均与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提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110)为透明公共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110)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n-cell型触控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多路复用模块(130)设于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且位于触控感应电极(110)与触控和显示驱动芯片(20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0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显示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