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终端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889.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曹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屏幕解锁 生物识别终端 生物特征识别 温度感应 检测 页面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终端 摄像头 触发信号 接触移动 生物特征 实时检测 温度信号 智能设备 智能识别 智能终端 终端距离 智能化 自动化 配合 | ||
1.一种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实时检测周边各目标温度,若检测到的目标温度处于生物温度阈值范围内,则进一步检测对应目标与终端的距离;
S2、若检测到目标与终端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阈值,开启摄像头与屏幕解锁页面;
S3、通过密码或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解锁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
S11、将人体体表温度值范围设为温度阈值范围;
S12、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实时检测周边各目标温度;
S13、若检测到目标温度处于温度阈值范围内,则产生距离检测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温度值,并判断其是否处于温度阈值范围内,以确实有生物靠近,则对应获取唤醒距离测量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若摄像头在设定开启时间内未探测到生物目标,或屏幕解锁页面未有操作,则自动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生物识别方法包括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和虹膜识别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生物识别方法时,还包括:
划定采集区,并提示使生物特征对应部位完全进入采集区,采集生物特征并与已注册生物特征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进行屏幕解锁,若不一致则提示再次尝试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生物识别方法时,还包括:提示用户移除遮挡物,提示用户按要求眨眼、正视摄像头、靠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按启动键,则判断为用户解锁操作并进一步检测用户与终端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检测到触摸信号,则判断为用户解锁操作并进一步检测用户与终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为:
按启动键,并进一步检测周边各目标温度,若检测到的目标温度处于生物温度阈值范围内,则进一步检测对应目标与终端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为:
检测到触摸信号,并进一步检测周边各目标温度,若检测到的目标温度处于生物温度阈值范围内,则进一步检测对应目标与终端的距离。
12.一种温度感应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感应模块、距离测量模块和解锁模块;
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周边各目标温度,若检测到的目标温度处于生物温度阈值范围内,则触发距离测量模块启动;
所述距离测量模块用于检测到目标与终端距离达到设定距离阈值时,触发开启摄像头与屏幕解锁页面;
所述解锁模块用于通过密码或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解锁屏幕解锁页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度感应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为红外阵列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装置;所述红外阵列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各目标的红外热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将温度感应模块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判断其是否处于温度阈值范围内,以确实有生物靠近,则对应获取唤醒距离测量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8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终端的运动感应解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