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SAPO-34分子筛合成方法及合成的分子筛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66782.9 | 申请日: | 201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淼;孙丽婧;田鹏;刘中民;曹毅;向骁;桑石云;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C01B37/08;B01J29/8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贺卫国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u sapo 34 分子筛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Cu‑SAPO‑34分子筛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更具体地,涉及的方法包括将使用铜胺络合物为模板剂合成的高Cu含量的Cu‑SSZ‑13分子筛作为Cu源和部分硅铝源及晶种,进行Cu‑SAPO‑34分子筛的合成。该方法不但可以在一定宽范围内控制SAPO‑34分子筛中的铜负载量,还可以有效调控分子筛中的硅原子含量及其分布,产品收率高。所得到的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选择性还原脱除NOx反应的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涉及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合成Cu-SAPO-34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获得的产品及其用途。所述Cu-SAPO-34可用于氮氧化合物消除过程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作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能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诸多环境问题,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移动源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固定源工厂废气的排放是NOx的主要来源。以NH3为还原剂选择催化还原NOx即NH3-SCR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在催化去除NOx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核心是SCR催化剂的开发。传统的脱硝催化剂主要是V-Ti-W体系,但是随着发动机技术中稀燃技术的广泛采用,稀燃尾气排放温度降低,V-Ti-W体系的催化剂较窄温度适用范围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其潜在的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也限制了其应用。1986年,Iwamoto等人首次报道了Cu2+交换的ZSM-5有催化NO直接分解为N2和O2的能力,但是后续研究发现,NO直接分解由于效率低下,很难被直接应用。到上世纪90年代初,Cu-ZSM-5才被用于SCR反应中。在之后的研究中,分子筛催化体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具有CHA结构的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Cu-SSZ-13和Cu-SAPO-34(SSZ-13是与SAPO-34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分子筛,区别在于前者是硅铝分子筛,后者是磷酸硅铝分子筛),由于其高效的低温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受到广泛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