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本隐含语义激活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733.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7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大军;白洁;李林静;王磊;李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40/284 | 分类号: | G06F40/284;G06F40/289;G06F40/30 |
代理公司: | 11482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文浩;王世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本 隐含 语义 激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文本隐含语义激活方法及系统,所述激活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文本的待测词项信息;根据文本集合知识库及所述待测文本的待测词项信息,确定所述文本集合知识库的词表中每个参考词项的激活系数;所述文本集合知识库包括多个参考词项共同构成的词表、对应各参考词项的参考词向量及参考词频;根据各激活系数,选取对应的参考词项构成待测文本的隐含语义集合;将所述隐含语义集合添加到所述待测文本中进行语义扩充。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待测文本的隐含信息,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本隐含语义激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当前互联网上的海量动态数据,信息过载问题成为网络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阻碍。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代表,用户生成的文本噪声多,语义模糊,内容风格自由且高速变化,导致了大量隐含信息的存在。因此,从大规模数据中挖掘隐含信息,实现高效准确的隐含语义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往的隐含语义分析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利用外部知识库(WordNet、维基百科等)或外部技术技术(搜索引擎,机器翻译等)扩充待测文本的语义信息。其代表性工作包括Kim 等(Kim,H.-j.,K.-j.Hong and J.Y.Chang(2015).Semantically EnrichingText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 Document Clust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30thAnnual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利用维基百科中的文本信息扩充待测文本,并应用在文本聚类工作中。这类方法的缺陷是需要借助外部知识,灵活性较差,且难以做到知识的实时更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信息动态。另一类方法通过构建语言模型等方法来挖掘文本隐含语义信息,对文本进行向量化的抽象表示。其代表性方法包括Blei等提出的LDA(Blei,D.M.,A.Y.Ng and M.Jordan(2003).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the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3: 993-1022)和Le等提出的paragraph2vec(Le,Q.V.and T.Mikolov (2014).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s ofSentences and Docu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achine Learning.)。这些方法通过建模获取文本的高层抽象语义信息,但是原有的文本信息会因此丢失,因而产生高层抽象内容难以直观解释、难以结合其他语义分析方法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通过建模获取文本的高层抽象语义信息,致使原有的文本信息丢失,导致无法直观解释、难以结合其他语义分析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本隐含语义激活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文本隐含语义激活方法,所述激活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文本的待测词项信息;
根据文本集合知识库及所述待测文本的待测词项信息,确定所述文本集合知识库的词表中每个参考词项的激活系数;所述文本集合知识库包括多个参考词项共同构成的词表、对应各参考词项的参考词向量及参考词频;
根据各激活系数,选取对应的参考词项构成待测文本的隐含语义集合;
将所述隐含语义集合添加到所述待测文本中进行语义扩充。
可选的,所述激活方法还包括:
对预收集的原始文本集合进行训练,构建文本集合知识库。
可选的,所述对预收集的原始文本集合进行训练,构建文本集合知识库,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理诊断标本储运盒
- 下一篇:邮箱作者对应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