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081.3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场英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H04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系统,包括: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装置,打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通信单元,与网络上的外部装置通信,第二通信单元,与打印装置通信,第一关机单元,执行第一关机处理。在从网络接收到关机指令时,第二通信单元指示打印装置关闭电源;打印装置包括:第三通信单元,与打印控制装置通信,第二关机单元,执行第二关机处理。其中,在第三通信单元从打印控制装置接收到电源关闭指令时,第二关机单元开始第二关机处理,并且在完成第二关机处理中的一个或一些时,第三通信单元向打印控制装置发送关于所述第二关机处理的结束通知,以及,在第二通信单元从打印装置接收到结束通知时,第一关机单元开始第一关机处理。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3年02月17日、申请号为201310051616.7、发明创造名称为“打印控制装置、打印系统及打印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包括打印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打印装置),该打印控制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打印装置)进行通信,从而控制打印处理。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系统中,具有打印控制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在打印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上都手动执行结束处理来终止工作,以便于上述两个装置分别执行关机处理。根据所述打印控制装置的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在此期间可能需要开机。
在这种系统中,打印控制装置的供电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电系统是连锁的,所以当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束处理被手动执行时,打印控制装置也同时停止运行。如果在没有检查打印控制装置状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与打印控制装置同时断电,那么打印控制装置可能仍然在访问硬盘。这可能会引起硬盘的故障。
公开号为JP2007-36318的日本专利申请论述了一种解决前述问题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供电同时结束的系统中,一个装置通过另一个装置检查硬盘的访问状态,且只有在硬盘没有被访问时才同时执行供电结束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图像形成装置不是通过手动结束处理被终止,而是通过来自网络中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远程结束指令而被终止。
下文将参考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顺序示例描述下述打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该打印系统中,打印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相互连接,并且打印控制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步骤S1301以及步骤S1401-S1403代表通知或指令。
根据图13所描述的例子,当数据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211对系统中与打印控制装置201相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如打印装置)207执行远程结束指令时,就可能出现问题。在步骤S1301中,数据处理装置211发出远程结束指令。在所述系统中,该远程结束指令只能关闭打印控制装置201,而不能同时关闭图像形成装置207。
当图像形成装置207的供电状态发生变化时,图像形成装置207的供电状态需要通知局域网(LAN)中的数据处理装置211。
根据下面图14所描述的例子,在步骤S1401中,打印控制装置201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207的供电状态通知。在步骤S1402,打印控制装置201将该供电状态通知(步骤S1401)传送给数据处理装置211。
当打印控制装置201被关闭,在步骤S1403,图像形成装置207随后发送供电状态通知。打印控制装置201不能接收或向数据处理装置211传送该供电状态通知。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即:数据处理装置不能恰当地管理图像形成装置207的供电状态。
当图像形成装置207和与其连接的打印控制装置201根据来自数据处理装置211的远程结束指令同时执行远程结束时,前述两个问题也会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打印系统,可以同时执行打印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远程结束,即使该远程结束是根据来自数据处理装置的指令来执行;并且通过本发明的打印系统,打印控制装置能成功地向局域网传送由图像形成装置发送的供电状态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