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碳海水进料的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系统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5044.2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威;刘燕;张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C02F9/04;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脱硼 海水淡化系统 海水进料 求解 脱碳 交换器 优化 二氧化碳脱除 超结构模型 二级反渗透 反渗透系统 工业化应用 安全运行 保证系统 技术参考 理论基础 压力容器 盐度升高 盐水混合 盐水压力 优化设计 优化问题 截留率 结垢 制水 轴向 回收率 应用 能耗 海水 传递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碳海水进料的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系统优化方法,建立考虑脱硼的反渗透传递机理的精确模型,考虑了沿压力容器轴向盐水压力、浓度和流量的变化;建立了反渗透系统的超结构模型,考虑了系统内物料、盐和pH值平衡,以及功交换器内由于盐水混合导致的盐度升高,加入操作条件约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将海水中二氧化碳脱除后降低结垢倾向,一级和二级反渗透均可提高pH值以提高硼截留率,采用联立求解技术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与传统优化设计方案相比,应用本发明得到的优化方案制水成本和能耗有较大幅度下降,回收率有一定的提高;该方法也可为其中试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通过优化以脱碳海水进料的卷式膜元件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在保证脱硼率的基础上降低制水成本和能耗,提高系统回收率。
背景技术
反渗透海水淡化由于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能耗较低等许多优点,逐步成为国际海水淡化项目的主流技术之一。天然海水中硼含量约为4~6mg/L,在通常pH值(7.9~8.2)下主要以易透过膜的H3BO3硼酸分子形式存在。反渗透膜对海水的脱硼效果不甚理想,尽管具有优良脱硼性能的反渗透膜不断开发出来,但在实际的商业化系统中仅为78%~80%甚至更低(其产水中硼含量大于1.0mg/L),而其产水中硼含量过高会使人出现生殖、神经系统疾患。我国目前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中规定饮用水中硼含量应小于0.5mg/L。硼含量过高还会对某些农作物带来危害。美国农业部推荐柠檬、黑莓的硼耐受值为0.5mg/L,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硼含量的要求,如黄瓜、豆类、马铃薯、笋瓜、韭菜、洋葱等的硼耐受值为 1mg/L。传统的反渗透设计方案并不能满足饮用水和其他工农业用水对于硼含量的要求。
为了降低制水成本和能耗,RO系统优化设计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压力容器内膜元件位置优化、基于网络系统的超结构优化、全局优化和多目标优化等。对RO海水淡化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淡化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理想的RO系统进行热力学约束下的能量优化可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但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也有一些关于RO脱硼系统优化报道,考察了温度、pH值和产水硼含量要求等因素对反渗透系统设计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以脱碳海水进料的卷式膜元件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系统实验研究报道,其制水成本、能耗有明显降低,回收率得以提高,但尚未有其系统模拟和优化方面的报道,需要通过系统优化手段得到更佳的系统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碳海水进料的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系统优化方法,建立考虑脱硼的反渗透传递机理的精确模型,采用微分和代数方程进行描述,考虑了沿压力容器轴向盐水压力、浓度和流量的变化;建立了反渗透系统的超结构模型,考虑了系统内物料、盐和pH值平衡,以及功交换器内由于盐水混合导致的盐度升高,加入操作条件约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采用联立求解技术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脱碳海水进料的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系统优化方法,将海水中二氧化碳脱除后降低结垢倾向,一级和二级反渗透均可提高pH 值以提高硼截留率,力图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和能耗,提高系统回收率,使得系统产水满足饮用水中硼含量的标准,也可为其中试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的卷式膜元件反渗透脱硼海水淡化过程模型;
根据反渗透过程机理,采用微分方程描述压力容器内盐度、硼浓度、压力、流量等沿其轴向变化,将有限差分方法微分方程离散化,得到如下方程:
σ=0.997-4.98×10-5T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