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4930.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翰;王磊;葛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气槽 平面 轴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属于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技术领域。所述轴承气浮部分的顶面设为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和阻尼面,所述阻尼面为轴承气浮部分顶面的圆心部分和外环部分,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设置在圆心部分和外环部分之间,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与圆心部分之间设有内环槽,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与外环部分之间设有外环槽,直线槽的里端与内环槽相连通,直线槽的中段与外环槽相连通,直线槽的外端通向轴承气浮部分的边沿,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上设有向上的气孔。本发明应用于平面气浮轴承的场合,尤其对要求气浮承载力较大的应用领域,例如大型单轴气浮台。本发明可以在平面气浮轴承中提供阻尼作用,从而抑制了“气锤”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属于平面气浮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平面气浮轴承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向上的气孔出气提供重力方向的气浮力,使轴承浮起,侧向气孔出气提供水平方向的气浮力,限制轴承横向移动,其气浮部分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图2中以四个孔为例进行说明,实际情况几个孔需要根据计算结果获得。图2中四个孔出气方向按箭头所示均匀出气在整个圆形轴承平面形成气膜。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整个气膜为一体,一旦轴承承载的重量偏大,则容易形成气膜气浮力振荡,也就是所说的“气锤”现象,不能正常工作,究其原因是气浮刚度过大不能有效形成阻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气槽的平面气浮轴承,包括:轴承气浮部分,所述轴承气浮部分的顶面设为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和阻尼面,所述阻尼面为轴承气浮部分顶面的圆心部分和外环部分,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设置在圆心部分和外环部分之间,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与圆心部分之间设有内环槽,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与外环部分之间设有外环槽,直线槽的里端与内环槽相连通,直线槽的中段与外环槽相连通,直线槽的外端通向轴承气浮部分的边沿,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上设有向上的气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气浮轴承负载变重时,整个轴承内部空间会快速变小,阻尼面上的空气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气槽被排出轴承时起到了阻止轴承内部空间变小的作用;当气浮轴承负载变轻时,整个轴承内部空间会快速变大,阻尼面上的空气被拉伸,拉伸后的空气通过气槽将空气吸入轴承时起到了阻止轴承内部空间变大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平面气浮轴承的应用场合,尤其对要求气浮承载力较大的应用领域,例如:大型单轴气浮台。本发明可以在平面气浮轴承中提供有效的阻尼作用,从而抑制了“气锤”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面气浮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平面气浮轴承气浮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气浮轴承气浮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气浮轴承气浮部分的立体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轴承气浮部分,2为圆心部分,3为外环部分,4为内环槽,5为外环槽,6为直线槽,7为向上的气孔,A为高压气体气膜形成面,B为阻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超声悬浮轴承
- 下一篇:一种静压气体径向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