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材料作为相互作用相的毛细管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4781.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凌笑梅;武瑞君;李晨;朱凯;张晓丹;张素芳;任进宇;刘燕萌;杨东辉;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20 | 分类号: | B01D15/20;B01D15/22;B01D15/38;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11374 北京攀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蓉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材料 作为 相互作用 毛细管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毛细管,其带有柱筛和相互作用相,其中所述柱筛的孔径可控,可用于拦截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其中所述生物材料包括细胞、离体生物组织、肿瘤组织,并且所述生物材料经过4%多聚甲醛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柱筛可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或端部,或者所述柱筛连接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细胞为生物大分子超表达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细胞表面的大分子受体高表达,且保持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其中所述生物大分子超表达为GLUT1超表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其中所述毛细管为熔融石英毛细管。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毛细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毛细管进行前处理;
对柱筛材料进行预处理并形成柱筛,使所述柱筛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中间部位或端部,或者使所述柱筛连接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从而形成带有柱筛的毛细管;其中,若所述柱筛被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端部或连接于毛细管的端部,则需将毛细管端部与具有检测窗口的毛细管的端部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
对作为相互作用相的生物材料进行培养或处理并进行固定;以及将固定后的所述生物材料注入所述带有柱筛的毛细管中,使得所述生物材料被拦截于柱筛后端作为相互作用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处理步骤包括将毛细管依次用甲醇、超纯水、0.1M HCl、超纯水、0.1M NaOH、超纯水进行冲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的内径与所述毛细管的外径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生物材料的固定步骤包括对所述生物材料采用4%多聚甲醛进行处理。
9.一种毛细管电泳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
用于将生物材料或样品导入所述毛细管的装置;
对导入所述毛细管的所述样品进行电泳操作的装置;以及
对所述样品进行检测的装备。
10.一种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包括:
提供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
提供电泳装置;
将生物材料或样品导入所述毛细管;
对所述样品进行电泳分析;以及
对所述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11.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毛细管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用途,其中包括使用所述毛细管进行电泳分析。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用途,其中所述生物技术包括药物筛选、生物大分子与活性配体相互作用或与化合物相互作用、药物成分分析、药物活性成分纯化及鉴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用途,其中所述电泳分析为毛细管电泳。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途,其中所述毛细管电泳为阵列毛细管电泳或芯片毛细管电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7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给料机和干燥机的甘草流浸膏提取装置
- 下一篇:气体浮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