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水过滤式净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4610.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凯波;苏清龙;苏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倍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过滤 净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出水过滤式净水壶,包括壶身、壶盖、用于连接壶身和壶盖的连接结构以及用于净化过滤水体的过滤装置;其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壶盖的出水口处,该过滤装置包括滤芯固定架以及设在滤芯固定架内的滤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在壶盖和壶身之间的锁紧开关和防脱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锁紧开关和防脱连接结构相对设置在壶盖和壶身的连接部位处。本发明的出水过滤式净水壶将过滤装置设置在出水口处,使得用户取水时再进行过滤,防止净水被二次污染,保证提供刚过滤的净水给用户,提高用户的用水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壶,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过滤式净水壶。
背景技术
在净水器行业中,净水壶由于其便携与优美的外观十分受大众青睐。现有的净水壶采用的过滤方式为进水过滤的方式:净水壶内的滤芯设置在水壶的进水处,在装水时,水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到水壶的储水区,此时水中有害杂质得到有效去除,为用户提供净水。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过滤后的净水长时间放置在储水区内,由于净水缺乏余氯,不能对水中的细菌滋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最终导致过滤后的净水再次被污染,对用户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水过滤式净水壶,该净水壶能够在用户取水时再进行过滤,防止净水被二次污染,保证提供刚过滤的净水给用户,提高用户的用水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出水过滤式净水壶,包括壶身、壶盖、用于连接壶身和壶盖的连接结构以及用于净化过滤水体的过滤装置;其中:
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壶盖的出水口处,该过滤装置包括滤芯固定架以及设在滤芯固定架内的滤芯;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在壶盖和壶身之间的锁紧开关和防脱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锁紧开关和防脱连接结构相对设置在壶盖和壶身的连接部位处;所述锁紧开关包括设在壶盖上的开关柄、脱扣顶板以及扣紧部,以及包括设在壶身上的扣紧件和弹簧,其中,所述开关柄铰接在壶盖上,该开关柄的一端伸出壶盖外形成操作部,该开关柄的另一端构成用于驱动脱扣顶板的驱动部;所述脱扣顶板设置于壶盖内的滑动槽中;所述扣紧件设置于壶身的导向槽中,所述弹簧一端作用在壶身上,另一端作用在扣紧件上,该弹簧的弹力促使扣紧件向前运动至位于所述扣紧部的上方,所述脱扣顶板的一端面向扣紧件,另一端与开关柄的驱动部接触;所述防脱连接结构包括设在壶身上的上定位台阶和设在壶盖上的下定位台阶。
上述出水过滤式的净水壶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通过打开壶盖或者通过壶盖上设置的进水口向壶身内倒入未净化过滤的水;当需要饮用水时,让水壶朝出水口一侧倾斜,壶内的水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从出水口中倒出。壶身和壶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用于确保壶盖可靠地连接在壶身上,在倒水时不会意外掉落,同时在打开壶盖时操作简便,轻松省力,该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当将壶盖盖在壶身上时,首先让防脱连接结构中的下定位台阶位于上定位台阶的下方,接着向下按压壶盖中与锁紧开关对应的一端,此时壶盖上的扣紧部推动扣紧件克服弹簧的弹力并在导向槽的导向下向外运动,当扣紧部越过扣紧件后,扣紧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此时扣紧件位于扣紧部的上方,壶盖向上的运动被限制,从而实现对壶盖的锁紧;当需要打开壶盖时,向上拉起开关柄的操作部,使得开关柄绕着与壶盖的铰接点转动,此时开关柄的驱动部驱动脱扣顶板朝扣紧件运动,并推动扣紧件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外运动,当扣紧件运动至与扣紧部分离的位置时,解除了壶盖的锁紧状态;接着,将壶盖中与锁紧开关对应的一端绕着防脱连接结构的一端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使得壶盖具有侧向移动的空间,接着让壶盖远离上定位台阶的方向侧向移动,使得壶盖上的下定位台阶离开壶身上的上定位台阶,最后拿起壶盖,即可将壶盖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倍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倍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