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4515.8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磊;刘建兴;楼晓明;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小型 竖井 施工 混凝土 支护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矿山施工小型竖井或管缆井时,由于竖井断面较小、长度较短,同时对需要混凝土支护时,特别是孔口段及井颈段的钢筋混凝土支护时,当使用大、中型的模板进行支护时,支护外观成型较好,但是前期工作要准备充足,对小型竖井施工时,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包括沿着竖井内壁从上到下顺序布置的若干个混凝土支护体,所述混凝土支护体的横向截面呈环形,所述混凝土支护体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一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的下部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护体上大下小。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从上到下顺序叠置形成锯齿状。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护体内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含若干横纵交错的钢筋。
优选的,所述上一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的部分的深度占上一个混凝土支护体的整体深度的1/3~1/5。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护体的斜边的倾斜角度为30°~75°。
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包含以下步骤:
(1)在预定位置向下开挖竖井,每次向下开挖2~3m,进行一次支护,支护时,在支护点处架设支护模板,在支护模板与竖井内壁之间围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护模板,形成混凝土支护体;
(2)下一个支护模板将上一个支护模板的下部围入,往下一个支护模板与竖井内壁之间围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体,上一个混凝土支护体的下部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的上部,任意两个相邻混凝土支护体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强度大、连接牢固,且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高效便捷,成本低廉,满足小型竖井支护的要求,特别适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岩石较为破碎的的地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支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包括沿着竖井内壁从上到下顺序布置的若干个混凝土支护体1,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的横向截面呈环形,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的纵向截面呈梯形,上一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的下部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上部,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上大下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从上到下顺序叠置形成锯齿状,最大尺寸的环形是最终设计的净直径大小,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内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含若干横纵交错的钢筋,有利于增加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一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部分的深度占上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整体深度的1/3~1/5,优选的,所述上一个所述混凝土支护体1的下部20cm~30cm的混凝土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上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支护体的斜边的倾斜角度为30°~7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包含以下步骤:
(1)在预定位置向下开挖竖井,每次向下开挖2~3m,进行一次支护,支护时,在支护点处架设支护模板,在支护模板与竖井内壁之间围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护模板,形成混凝土支护体1;
(2)下一个支护模板将上一个支护模板的下部围入,往下一个支护模板与竖井内壁之间围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体1,上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下部嵌入下一个混凝土支护体1的上部,任意两个相邻混凝土支护体1相互连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适用于小型竖井施工的混凝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