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菌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4394.7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任萍;顾金刚;卢昌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F11/08;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菌株 微生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细菌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A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88;保藏时间为:2017年5月4日。含有该菌株的菌剂尤其适合北方玉米秸秆的快速降解,在作物秸秆田间原位还田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能够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细菌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数量巨大,种类多样,每年的作物秸秆产出量7~8亿吨。由于秸秆在短期内不易腐解,利用效率低,绝大部分秸秆废弃或被焚烧,在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作物秸秆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障碍。所以,焚烧秸秆遍及广大乡村,由此引起环境污染与有机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全国用作还田和有机肥料的作物秸秆仅占总量的20%左右,焚烧占17%,尚有50%未被利用。
我国北方地区的诸多省份都是农业大省,对秸秆处理的需求更为迫切。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冷凉,不利于玉米秸秆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所以突破北方地区不良气候的条件下,秸秆大规模、快速腐熟还田技术瓶颈是实现我国北方地区秸秆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育和利用作物秸秆高效耐低温的降解微生物菌株,研发高效降解菌剂,建立作物秸秆田间原位生物转化还田技术,是解决我国北方秸秆降解问题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利用秸秆降解微生物进行玉米、小麦、水稻秸秆的降解与原位还田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复合菌系的筛选研究也有一些报道,有关秸秆发酵菌剂的产品非常少,尚未形成体系,更没有稳定高效秸秆快速降解菌群的生产使用。秸秆快速腐解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限制了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细菌菌株,该菌株耐低温能力强,且具有非常好的纤维素降解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如上所述细菌菌株的微生物菌剂,该混合菌剂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可很好地应用于秸秆降解之中。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细菌菌株,所述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A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88;保藏时间为:2017年5月4日。
该菌种的拉丁学名为Bacillus flexus,中文学名为弯曲芽孢杆菌,菌株名为A1。
该菌株具有高效的秸秆降解功能,且对低温耐受性较强。
上述的经过分离纯化的弯曲芽孢杆菌,其菌落圆形、扁平、灰白色、不透明、黏稠、大小中等、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
含有所述弯曲芽孢杆菌A1的微生物菌剂也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对于该菌株而言,考虑到应用时的秸秆降解效率及其可能需要运输等原因,有必要将其扩大培养制成微生物菌剂的形式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优选的,上述微生物菌剂还包括以下菌株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
苏云金芽孢杆菌A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89;
香草芽孢杆菌B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90;以及
弯曲芽孢杆菌D3,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091;
上述噬菌体均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17年5月4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所述弯曲芽孢杆菌A1及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