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驱辅助驱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64391.3 | 申请日: | 201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孜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孜润 |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K21/12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驱 辅助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自行车前驱辅助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以两腿为动力源,通过两腿交替运动使自行车前行,手臂和躯干相对自行车为静止,不能使上臂充分活动,骑行时间过久使颈肩肌肉疲劳、酸痛,上臂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如何在骑行过程中使上臂得到有效的锻炼,达到全身协调运动的效果,又可以增加自行车行进动力,实现前后轮分别采用手脚协同供力驱动,随着骑行的重心重复转换,平衡稳定性更好,适应路况能力更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驱辅助驱动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车把(1)、把立(2)、主动轮(3)、传动轮(4)、飞轮、牵引绳(6)和头管(7),车把(1)中部与把立(2)端部铰接,车把(1)通过安装在把立(2)上的轴承做上下运动,安装的轴心相对于车把(1)是固定的,轴心和把立(2)上各设置凸起的限位点,车把(1)可沿竖直平面上下摆动,所述飞轮为左飞轮(51)和右飞轮(52),分别设置在前车轮中轴两端,所述主动轮(3)和传动轮(4)设置在车把(1)中部前方,主动轮(3)和传动轮(4)为同轴,主动轮(3)中部固定在车把(1)中部前方,传动轮(4)与主动轮(3)滑动连接,主动轮(3)和传动轮(4)立面均设有凹槽,以主动轮(3)、左飞轮(51)、传动轮(4)和右飞轮(52)为四个顶点,用牵引绳(6)放置在凹槽内分别连接起来,牵引绳(6)经主动轮(3)顶端中部固定,所述主动轮(3)的直径与两个飞轮之间的间距相同,且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3)固定在车把(1)中部前方,传动轮(4)可铰接在管头上。
进一步地,传动轮(4)固定在车把(1)与把立(2)之间的轴承上,主动轮(3)滑动套在传动轮(4)上,且主动轮(3)内壁套在轴承上,外壁为锯齿形,与传动轮(4)内设置的半弧形齿条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6)与飞轮接触的部分为链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原有自行车的基础上,车把通过安装在把立上的轴承沿竖直平面做上下运动,安装的轴心相对于车把是固定的,轴心和把立上各设置凸起的限位点,两个限位点相触,轴承就不能转动,车把也就不再向下,车把既可以以头管为轴心相对地面左右摆动,用于改变前行方向,又可以以主动轮的轮轴为轴心在竖直平面上上下运动,车把上下运动的同时在牵引绳的作用下,拉动飞轮,用于给前轮提供前行动力,并使自行车增加行进动能,在减轻双腿向下压力的同时,使上肢及颈肩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达到全身协调运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b;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a;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b;
图6为本发明车把摆动示意图;
如图1~图6所示,车把1,把立2,主动轮3,传动轮4,左飞轮51,右飞轮52,牵引绳6,头管7,前叉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孜润,未经周孜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4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