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3576.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杨;鲁四喜;胡少雄;胡鹏;王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英铭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房间 拼接 户型 绘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涉及虚拟户型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下内墙厚度测量不精准,户型绘制不准确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在平面模式下以内墙线作为基准绘制第一个房间的内墙线框并确定内门的个数和位置,然后设定内门的矩形门框的边界数据,并根据设定的边界数据绘制内门的矩形门框,继续绘制其他房间,保持各房间为相互独立的游离分散状态,最后将共用同一内门的房间通过该共用的内门的矩形门框进行拼接组合,填充相邻房间的两个相对内墙线框边之间的空间区域。本发明通过测量单个房间的墙内线长度和门边与墙角点的距离,再根据合并房间后门边距的关系可准确计算墙的厚度,内墙厚度绘制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户型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户型设计是建筑设计、家装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墙体模型的生成是虚拟户型设计中的主要内容,目前虚拟家装平台所用画户型主要是通过墙中线画户型,固定墙厚,而现场量房测量的是墙内线数据,除了门洞可以直接测量出内墙厚度,其余情况下,即内墙无门洞的,通过现有方法是无法直接量出该内墙的厚度,因此无法准确绘制户型。使用现有的画户型方法会导致户型数据不准确。本发明主要用于虚拟家装平台中使用房间拼接画户型,测量单个房间的墙内线长度和门边与墙角的距离(即门边距),合并房间后通过门边距的关系准确计算墙的厚度,从而实现精准画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通过测量单个房间的墙内线长度和门边距,然后合并房间后通过门边距的关系准确计算内墙的厚度,从而实现精准画墙,户型绘制准确。
本发明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所述的户型绘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第一个房间的内墙长宽以及内门的宽度,在平面模式下以内墙线作为基准绘制第一个房间的内墙线框,并确定该第一个房间的内门个数以及该第一个房间的各内门在该第一个房间的内墙线框所对应的边框;
S2、设定该第一个房间的内门的矩形门框的边界数据并保存,该边界数据包括该内门的矩形门框的宽度、该内门所在内墙的厚度、内门的矩形门框的两端边界分别与相应端墙角点的距离、以及相邻内门的矩形门框之间的间隔距离;
S3、根据步骤S2设定的边界数据,在预设有内门的第一房间的内墙线框的相应边框的预设位置上绘制该内门的矩形门框并与该第一房间的内墙线框组合,该矩形门框的内侧框边与该内墙线框的相应边框的边线重合;
S4、按照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继续绘制其他房间,各房间相互独立呈游离分散状态,其中,共用同一内门的矩形门框大小尺寸相同;
S5、将共用同一内门的房间通过该共用的内门的矩形门框进行拼接组合,所有房间拼接完成后,无共用内门的相邻房间的共用墙壁的厚度为该相邻房间的两个相对内墙线框边之间的间隔距离。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中,内门所在的内墙的厚度大于该内门的厚度,矩形边框的内侧框边与外侧框边之间的距离等于该内门所在的内墙的厚度。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中,在步骤S5中,在将共用同一内门的房间通过该共用的内门的矩形门框进行房间拼接时,使共用同一内门的两房间的相对矩形门框的中心点相重合,然后使对应同一内门的两相对矩形门框的四个框边重合在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的基于房间拼接的户型绘制方法中,在将共用同一内门的房间通过该共用的内门的矩形门框进行房间拼接时,以其中一个房间作为静止参照,并以该作为静止参照的房间的该共用的内门的矩形门框的中心点为坐标,移动与该房间共用该内门的其他房间,使得与该作为静止参照的房间共用该内门的其他房间的相对矩形门框的中心点与该作为静止参照的房间的该共用内门的矩形门框的中心点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