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触媒涂膜和光触媒涂膜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3458.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欧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触媒涂膜和光触媒涂膜的应用。光触媒涂膜由以下组分构成:纳米二氧化钛、甲基丙烯酸丁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三聚磷酸钠、苯乙烯、硬脂酰乳酸钠、酪蛋白磷酸肽、对甲苯磺酸、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光触媒涂膜的应用为上述光触媒涂膜在室内空气治理中的应用。本发明光触媒涂膜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在使用时按照涂刷用量将光触媒涂膜是假的到室内物品表面即可。由于涂刷的面积可以根据室内污染的检测情况确定,避免了贴片式光触媒产品表面积较小,起到的反应作用有限的缺点。此外,光触媒涂膜直接覆盖在物品表面,美观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触媒涂膜,以及光触媒涂膜在室内控制治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甲醛被各界普遍认为是室内第一杀手,尤其是对婴幼儿、孕期妇女、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的伤害更为严重。其主要来源有几个方面:用作护墙板、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各类酚醛树脂胶人造板,比如合板、细木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油漆和涂料管;有可能散发甲醛的室内陈列及生活用品,比如家具、化纤地毯和泡沫塑料等;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有些芳香剂、杀蚊液也含有甲醛成分;居家中墙面(涂料)地板、家具及一些用品、摆饰为防腐防霉都事先以防腐防霉剂处理,大部分防腐剂都对人体有影响,尤其是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光触媒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在太阳光或者紫外线照射之下能够产生电荷,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负氧离子和氢氧根自由基,这些物质具超强的氧化能力,可以使室内化学污染物质被氧化,也可以使病毒细菌的细胞壁被破坏,达到清除室内化学及生物污染的目的。
现有的光触媒产品为制成固定结构的贴片,在使用时将贴片贴于室内物品表面,用于分解室内的甲醛等有害气体。但是这种使用方式具有较大的使用局限性,第一是贴片的表面积较小,与气体接触面积受限,起到的净化反应作用有限。第二是贴片贴到物品上后影响物品原有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触媒涂膜,以及该光触媒涂膜的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光触媒产品净化反应作用有限和影响物品原有的美观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触媒涂膜,由以下组分构成:纳米二氧化钛、甲基丙烯酸丁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三聚磷酸钠、苯乙烯、硬脂酰乳酸钠、酪蛋白磷酸肽、对甲苯磺酸、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优选的,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光触媒涂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纳米二氧化钛35~4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2~25份、丙烯酸异丁酯20~30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3~5份、苯乙烯25~36份、对甲苯磺酸2~6份、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5~1.5份、三聚磷酸钠12~14份、硬脂酰乳酸钠1.8~2.5份、酪蛋白磷酸肽16~22份、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20~28份、非离子型抗静电剂20~30份。
优选的,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光触媒涂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纳米二氧化钛38份、甲基丙烯酸丁酯18份、丙烯酸异丁酯22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3.6份、苯乙烯28份、对甲苯磺酸5份、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1.2份、三聚磷酸钠12份、硬脂酰乳酸钠2份、酪蛋白磷酸肽21份、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25重量份、非离子型抗静电剂28重量份。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光触媒涂膜,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欧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欧普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欠采样的多阵列协同测频与直接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主用户感知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