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2509.9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淑红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40 | 代理人: | 李海帆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耳机 绕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户外生活方式来缓解面临的各种压力,各种各样的影音娱乐产品成为不可缺少的助手,因此无论室内还是室外,耳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嘈杂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广泛使用于播放器、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终端设备中。但是由于一般耳机线比较长也相对来说比较软,所以很容易杂乱打结,使用不便,而且长时间的打结弯绕也会使耳机比较容易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和浪费。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耳机绕线器应运而生,目前比较常见的耳机绕线器有一种鱼骨式的耳机绕线器,这种绕线器缠绕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如果要将耳机线全部缠绕起来绕的圈数也比较多,线材比较容易折损,同时对于耳机和插头的固定性能也不是很好,在不使用耳机的时候,缠绕好的耳机线很容易松动脱线;还有就是一些圆盘式的或者是盒式的,也就是内部设有容置腔的耳机绕线器,这类的耳机绕线器整体比较厚重,携带和使用都不是很方便;还有就是一些将耳机绕线器和一些其他的功能结合起来设计的装置,这种装置具备收纳耳机线的功能,但是却不便携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圆盘式的可以自动收放耳机线的绕线器,这种绕线器的内部结构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了,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偏高,而且比较容易损坏,一旦损坏,维修起来也会比较麻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直接选择弃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包括基座、绕线器、耳机夹,所述基座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基座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所述绕线器,所述绕线器包括挡线板、固线板和压板,所述挡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挡线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固线板,所述固线板为弧状结构,所述固线板弧形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向外凸,所述固线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板为弧状结构,所述压板弧形方向凹向所述基座方向,所述压板与所述基座之间空隙为耳机线进线端,所述固线板与所述压板呈S形结构,在所述基座的顶端还设置有两个所述耳机夹,所述耳机夹为向上开口的弧形板状结构。
所述基座与所述绕线器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绕线器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基座与所述耳机夹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耳机线进线端的空隙厚度略小于耳机线的直径。
所述耳机夹开口的长度与所述耳机线进线端的空隙厚度一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基座上设置有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绕线器,绕线器整体呈大致的S形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即使是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可用于缩短耳机线使用;
(2)耳机进线端的空隙厚度略小于耳机线的直径,而耳机夹开口的长度设置为与所述耳机进线端的空隙厚度一致,这样设置既不影响耳机的正常进线绕线,也可以有效防止耳机线自己从耳机进线端脱出,导致绕好的耳机线松动,起到固定的作用;
(3)耳机绕线器整体设置为一体式的结构,更加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绕线器3、耳机夹4、挡线板5、固线板6、压板7、耳机线进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耳机绕线器,包括基座1、绕线器2、耳机夹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淑红,未经吴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
- 下一篇:一种扶壁式复式结构面板堆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