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2250.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莹莹;黄涛;徐肖;井芊;李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压件成型方法,能够用于四分之一盒形结构的冲压件的成型,采用四件合并拉伸,主要包括:落料、拉伸、第一次修边、第一次冲孔、中心分离、第二次冲孔及第二次修边。该成型方法采用四件合并拉伸,使该四分之一盒形类冲压件的成型更加简单;先在条形料上对拉伸料片进行排样,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采取分步的修边、冲孔工艺,保证了后续工序中对冲压件的准确定位;且该工艺加工一次,可成型四件冲压件,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成型方法,特别是一种冲压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会应用到一些如图1所示的壳体类的冲压件1,该冲压件1为四分之一盒形结构,其侧面及底面需加工工艺孔,如某车型的门槛连接板,且通常左、右侧的门槛连接板互为对称结构。
如果按照常规冲压成型工艺加工该冲压件1,即单件成型或是左右件合并成型,则进行在后工序如冲孔时,往往对冲压件1的定位会比较困难,继而造成该冲压件1的整体成型困难,不能满足冲压零件的质量要求;且常规的冲压成型工艺材料利用率低,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件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保证后续工序中对冲压件的准确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压件成型工艺,用于四分之一盒形结构的冲压件的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落料,在坯料上排布拉伸料片,所述拉伸料片用于成型四个所述冲压件;
步骤二:拉伸,将所述拉伸料片拉伸成合并件,所述合并件包括一体的四个所述冲压件,所述合并件具有工艺补充部,所述工艺补充部包括所述合并件边缘的第一工艺补充部和相邻两个所述冲压件之间的第二工艺补充部,所述第二工艺补充部包括底部工艺补充部、顶部工艺补充部及侧面工艺补充部,所述顶部工艺补充部包括中心工艺补充部和间隙工艺补充部;
步骤三:第一次修边,去除所述第一工艺补充部、所述底部工艺补充部及所述间隙工艺补充部;
步骤四:第一次冲孔,在四个所述冲压件的底部和顶部均加工第一工艺孔;
步骤五:中心分离,去除所述中心工艺补充部;
步骤六:第二次冲孔,在四个所述冲压件的侧面加工第二工艺孔;
步骤七:第二次修边:去除侧面工艺补充部,得到四件独立的所述冲压件。
前述的冲压件成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拉伸料片的四角根据所述冲压件的尺寸设计成圆角。
前述的冲压件成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将结构相同的两个所述冲压件在对角位置进行拉伸。
前述的冲压件成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六中的第二次冲孔采用侧向冲孔工艺。
前述的冲压件成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七中第二次修边采用侧向修边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冲压件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采用四件合并拉伸,使该四分之一盒形类冲压件的成型更加简单;先在条形料上对拉伸料片进行排样,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采取分步的修边、冲孔工艺,保证了后续工序中对冲压件的准确定位;且该成型方法加工一次,可成型四件冲压件,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地,拉伸料片的四角设计成圆角,有利于对拉伸料片的拉伸,四角为圆形的拉伸料片进行拉伸时,四角压料面积小,拉伸料片在拉伸过程中料片流动阻力小,有利于冲压件的拉伸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得到的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压件成型方法中使用的拉伸料片的排样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2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