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1663.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福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8;C08G18/75;C08G18/76;C08G18/62;C08F220/06;C08F220/18;C08F212/08;C08F230/02;C08F220/28;C08F22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 |
地址: | 054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改性 高耐盐雾 丙烯酸 散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溶剂升温;功能单体改性;多异氰酸酯改性;溶剂脱除;中和;高速分散。本发明制备的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通过与聚氨酯固化剂、氨基树脂配合,能够有效地减缓金属基材的电化学腐蚀,涂膜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及耐盐雾性能。另外,本发明的产品溶剂含量低于5%,环保无污染,能够适应各行业的应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于装饰、防腐的涂料已由天然油脂涂料、大漆、天然树脂涂料、改性油脂涂料、改性天然树脂涂料发展到合成树脂涂料。但涂料工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溶剂型涂料中的VOC(有机挥发物)在涂装过程中至少有50%以上挥发到环境中,这些有机物对环境及人体均会造成巨大危害。据综合调查数据显示,1/3的白血病儿童发病与家庭装饰装修有直接关系。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政府都出台了限制涂料VOC的排放法规,同时各国化学工作者也在大力研究各种环保型涂料。如何将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含量结合起来备受瞩目,成为涂料工业领域研究的热点。
公开号为CN101457005B的中国专利一种含羟基丙烯酸水分散体,以溶液聚合方法合成羟基丙烯酸树脂;溶剂脱除;中和成盐;最后加去离子水分散。先通过一次性加料合成羟基丙烯酸树脂,真空蒸馏除去多余溶剂,将树脂降温,加入中和剂在圆盘分散机中分散进行中和反应,再投入去离子水进行分散得水分散体。但是,按此方法制得的水分散体,粘度高、粒径大、稳定性不高、涂膜性能差。公开号为CN101161701A的中国专利一种作为汽车中涂漆的聚酯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将多元酸与多元醇混合均匀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在反应后期引入亲水基团到聚酷分子链上,然后通过中和成盐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低酸值,高分子量的可作为汽车中涂漆的聚酷水分散体。这种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水和耐溶剂性能,抗石击能力强,但是涂膜的光泽度和丰满度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附着力强、稳定性好、高光泽的改性丙烯酸分散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不仅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涂膜具有交联密度高,耐化学介质性能强,VOC含量低,光泽度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加热至120~130℃;
步骤二、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含羟基特殊功能单体、耐盐雾功能单体和引发剂混匀后,在3h内匀速滴加至所述溶剂中,保温1h;
步骤三、将所述反应釜降温至80~100℃,在1h内向所述反应釜中匀速滴加多异氰酸酯,保温1h;
步骤四、将所述反应釜加热至90℃,0.02Mpa负压条件下抽提至溶剂含量低于10%,制备得到抽提液;
步骤五、将所述抽提液降温至60℃,在0.5h内匀速滴加中和剂,保温搅拌15min,制得聚合物;
步骤六、将去离子水在0.5h内匀速滴加到1000r/min转速下的聚合物中,提高转速至1500r/min搅拌0.5h,即制得多重改性高耐盐雾丙烯酸分散体;
制备过程中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优选地,所述步骤六中去离子与聚合物的质量份数比为1:1。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100#溶剂油、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或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福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邢台福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