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1354.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义;沈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第一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多个辅助电极,辅助电极位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并位于公共电极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辅助电极与公共电极具有相同电位;其中,辅助电极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显示显示面板出现的残影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除了液晶分子外还有一部分的杂质粒子,杂质粒子可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
在显示过程中,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同时杂质粒子也会聚集在聚酰亚胺(Polymide,PI)形成的配向层,当杂质聚集较多时,由于杂质粒子移动较慢,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产生的电场消失后,已聚集的离子无法马上离开配向层表面,从而形成残影。离子聚集主要是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产生,因此该问题也称离子直流(DC)残留产生残影。尤其对于电路负载比较大的液晶显示面板,功耗高,导致发热量高,在高温度下,杂质粒子更加活跃,将形成较为严重的残影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出现的残影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黑矩阵;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
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并位于所述公共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其中,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具有相同电位;
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
所述形成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形成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
在所述公共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形成的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具有相同电位;
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