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环氧树脂装置高盐废水浓缩液中提取甘油的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1343.9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均明;陈梅;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蓝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7C29/76;C07C3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装置 废水 浓缩 提取 甘油 及其 工艺 | ||
1.一种从环氧树脂装置高盐废水浓缩液中提取甘油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级进料泵(1)、一级浓缩器(2)、一级出料泵(3)、沉降器(4)、第一离心机(5)、第一搅拌接收槽(6)、二级进料泵(7)、二级薄膜蒸发器(8)、搅拌釜(9)、二级出料泵(10)、静置槽(11)、第二离心机(12)、第二搅拌接收槽(13)、三级进料泵(14)、三级薄膜蒸发器(15)、甘油接收槽(16)、废渣槽(17);
所述一级进料泵(1)依次与一级浓缩器(2)和一级出料泵(3)连接,一级出料泵(3)与沉降器(4)连接,沉降器(4)与第一离心机(5)和第一搅拌接收槽(6)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接收槽(6)与二级进料泵(7)连接,二级进料泵(7)与二级薄膜蒸发器(8)连接,二级薄膜蒸发器(8)依次与搅拌釜(9)和二级出料泵(10)连接;二级出料泵(10)与静置槽(11)连接,静置槽(11)分别与第二离心机(12)和第二搅拌接收槽(13)连接;
所述第二搅拌接收槽(13)与三级进料泵(14)连接,三级进料泵(14)分别与甘油接收槽(16)和废渣槽(17)连接;
所述一级进料泵(1)由浓缩液槽(18)进行进料;所述一级浓缩器(2)、二级薄膜蒸发器(8)和三级薄膜蒸发器(15)分别均与真空冷凝系统(19)连接;
所述真空冷凝系统(19)包括真空设备(191)、冷凝器(192)和接收槽(193);其中,真空设备(191)与冷凝器(192)连接,冷凝器(192)与接收槽(193)连接;所述一级浓缩器(2)、二级薄膜蒸发器(8)和三级薄膜蒸发器(15)分别均与真空设备(191)和冷凝器(192)连通;
所述与三级薄膜蒸发器(15)连接的真空冷凝系统(19)中的接收槽(193)即为甘油接收槽(16)。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从环氧树脂装置高盐废水浓缩液中提取甘油的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蒸发:将基础环氧树脂装置中收集的高盐废水经蒸发得到含20%~30%甘油的一次浓缩液;
(2)一级浓缩:将步骤(1)所得一次浓缩液经过一级进料泵(1)送入一级浓缩器(2),用蒸汽加热一级浓缩器(2),将物料温度升至70~140℃,在0.1~-0.080MPa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将一次浓缩液的甘油浓缩到35%~60%浓度后,用一级出料泵(3)输送至带保温的沉降器(4);静置、沉降,下层盐浆进入第一离心机(5),离心得到固体盐返回前蒸发系统;离心母液和上层浓缩液溢流至第一搅拌接收槽(6)得到二次浓缩液,用蒸汽或热水加热;
(3)二次薄膜蒸发:将步骤(2)所得二次浓缩液通过二级进料泵(7)输送至二级薄膜蒸发器(8)通过旋转刮板式薄膜蒸发进行进一步浓缩;用蒸汽或导热油加热,二级薄膜蒸发器(8)的蒸发系统的压力控制在0.05~-0.085MPa,温度控制在90~160℃,将二次浓缩液的甘油浓缩到80%~85%浓度,自流入至带保温的搅拌釜(9),由搅拌釜(9)的夹套蒸汽保温,通过二级出料泵(10)输送至静置槽(11),静置槽(11)的下层液体进入第二离心机(12),离心母液和静置槽(11)的上层液体溢流至第二搅拌接收槽(13)得到三次浓缩液,用蒸汽或热水加热;
(4)三次薄膜蒸发:将步骤(3)所得三次浓缩液通过三级进料泵(14)输送至三级薄膜蒸发器(15)再进一步精制,用蒸汽或导热油加热,三级薄膜蒸发器(15)系统的压力控制在-0.07~-0.095MPa,温度控制在160℃~200℃,三级薄膜蒸发器(15)的顶部气体经冷凝器(192)冷却到甘油接收槽(16),三级薄膜蒸发器(15)的底部得到废渣。
3.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从环氧树脂装置高盐废水浓缩液中提取甘油的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最终得到的甘油浓度为95%及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蓝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蓝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3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