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1201.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吕久俊;曾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整个 河段 生态 需水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一定量的河水所起到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的不同,河流水可划分为生态水、资源水和灾害水。河流系统中必须蓄积一定水质的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这就是生态水。我国各大流域都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等问题,由此引发的水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如何在今后的水资源配置中合理分配经济用水与生态需水的比例,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水生态恢复的关键,而其中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是首要的问题。与此同时,根据流域的生态需水量的定义、研究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将流域生态需水分为: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河流稀释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蒸发需水量。
现有生态需水量的整合是先计算各水文站的生态需水量,然后将各水文站的生态需水量相加,即得到河流整体生态需水量。即水文站生态需水量=水文站非消耗型需水量+水文站消耗型需水量,河流生态需水量=∑水文站生态需水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河流的流动性特点,即上游水文站的非消耗型需水,流动到下游,可以作为下游水文站的非消耗型需水,仅仅是把各水文站生态需水量做简单的相加,出现了生态需水量重复计算的问题,使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结果偏大,从而降低了计算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段生态需水量计算精确度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河段上的水文站,将所述河段分为多个区域;计算每个所述水文站控制的所述区域内的非消耗性需水量及消耗性需水量;取所计算得到的多个所述水文站对应的所述非消耗性需水量的最大值,作为整个所述河段的非消耗性需水量;将所计算得到的多个所述水文站对应的所述消耗性需水量进行相加,作为整个所述河段的消耗性需水量;将所述整个河段的非消耗性需水量及所述整个所述河段的消耗性需水量相加,作为整个所述河段的生态需水量。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方法,在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河流的流动性特点,通过将整个河段与水文站对应地划分为多个区域,分别计算每个水文站控制的区域内的非消耗性水量及消耗性水量,再将各水文站的非消耗型需水取最大值,消耗型水量相加,然后再把两部分是生态需水量相加求和。该计算方法,避免了上下区间需水量的重复计算,使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的河段划分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应该包括对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的要求,或者说是一定水质要求下的合理水量。由于其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天然结构与功能,主要包括:(1)河流系统中天然和人工植被耗水量,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措施及天然植被和绿洲防护林带的耗水量;(2)维持水(湿)生生物栖息地所需要的水量;(3)维持河口地区生态平衡所需水量;(4)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的输沙入海水量;(5)维持河流系统水盐平衡的入海水量;(6)保持河道系统一定的稀释净化能力的水量;(7)保持水体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功能所损耗的蒸发量;(8)维持合理地下水位所必需的入渗补给水量等。河流生态需水量不是上述各分项的简单相加,而应根据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确定。如对于大多数河流而言,在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输沙水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河流系统同样也能完成排盐的功能,同时也能供一部分的水(湿)生生物栖息地所需要的水量;又如,河流系统的水面蒸发还可以供植物的生长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1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药指导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