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0930.6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斐;王新才;王海山;姜瑜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 |
代理公司: | 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新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模块,包括发射驱动芯片、接收驱动芯片和与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均连接的MCU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流保护光模块的第一限流控制电路和用于限流保护MCU芯片的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第一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且输出端分支连接至发射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接收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有效解决因过流烧坏光模块中各芯片的问题,提高光模块在辐射等特殊应用环境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普遍用于光通信技术中,其功能是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在发射端输入一定码率的电信号经过内部的驱动芯片处理后驱动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相应速率的调制光信号,其内部带有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使输出的光信号功率保持稳定,该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出去,在接收端一定码率的光信号输入模块后由光探测二极管转换为电信号。
随着光通信的快速推广,光模块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规标准光模块电路设计如图1所示,电源Vcc直接给光模块中发射驱动芯片、接收驱动芯片、单片机MCU芯片以及发射光组件(TOSA,例如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等)和接收光组件(ROSA,例如光探测二极管等)进行供电,保证光模块的正常光电转换功能,其中TOSA连接发射驱动芯片,ROSA连接接收驱动芯片,且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均与MCU芯片连接。但是目前标准的光模块满足不了特殊场合下的使用,例如在辐射环境下,由于辐射会使发射驱动芯片/接收驱动芯片和/或单片机MCU芯片的工作电流增大,导致芯片过流烧坏,光模块工作失效。因此,需要对光模块设计一款限流保护电路,保证光模块在某些特殊环境过流时能避免永久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模块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因过流烧坏光模块中各芯片的问题,提高光模块在辐射等特殊应用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光模块,包括发射驱动芯片、接收驱动芯片、和与发射驱动芯片和接收驱动芯片均连接的MCU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流保护所述光模块的第一限流控制电路和用于限流保护所述MCU芯片的第二限流控制电路;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且输出端分支连接至所述发射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接收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
为了便于在光模块短时断电之后使该光模块恢复正常工作,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自主恢复电路,用于恢复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的导通,实现对所述光模块的供电。
进一步地,作为在光模块短时断电之后使该光模块正常工作的另一种替代性方案,或者在光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时控制光模块断电,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连接的外部系统控制芯片,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对所述光模块的供电或断电。
为了便于在MCU芯片短时断电之后使该MCU芯片恢复正常工作,所述第二限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自主恢复电路,用于恢复所述第二限流控制电路的导通,实现对所述MCU芯片的供电。
为了便于在光模块短时断电之后能够向该光模块发出恢复正常工作的指令或在光模块不进行数据传输时控制光模块断电,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连接的外部系统控制芯片,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对所述光模块的供电或断电。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光模块的故障检测能力,在所述第一限流控制电路断路时,所述外部系统控制芯片接收所述光模块断电的故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0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