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0866.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荣元帅;李青;李小波;刘洪光;汤妍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碳酸盐 岩断溶体 油藏 注采井网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常规油气藏能源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常规碎屑岩油藏注采井网发展已比较成熟,现有注采井网的方式主要有规则井网和不规则井网,规则井网包括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行列井网适用于油层分布面积大、延展性好、物性较好的油藏;面积井网适用于延展性较差、流动系数较低的油藏;不规则井网则是针对含油面积小、油层分布不均的油藏。
然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类型不同于以上任何一种油藏类型,其以大断裂为依托,经过不断溶蚀形成溶洞以及裂缝、溶孔,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溶洞,裂缝既是储集空间又是渗流通道、溶孔也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而基岩基本不具有储集能力。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非均质性极强,孔、洞、缝三者空间的分布关系极为复杂,现有注采井网的构建方法并不适用。
目前,塔河油田碳酸盐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的构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常规注采井网主要适用于油藏结构较为完整,有一定延展性,储层平面上有一定连续性、油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的砂岩油藏,而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洞,储层分布规律性差,平面上延展性极差,常规井网难以适用。
二、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井网部署模式一般以油井为主,只有在油井无生产潜力后才会考虑转注,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副作用也很明显。首先其与邻井联通关系不明确,容易导致无效注水或者邻井水淹;其次无统一的井网构建方法指导的布井方式大大降低了注采井间的驱替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注采井网部署方法不适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并且目前针对该种油藏没有可借鉴的井网部署思路和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
根据本发明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构建方法,包括: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碳酸盐岩断溶体的缝洞结构进行识别和表征;
基于对缝洞结构的识别和表征,抽象等效出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概念模型;
基于对缝洞结构的表征及概念模型,建立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机理模型;以及
根据机理模型,设计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
可选地,注采井网构建方法还包括:对设计出的注采井网进行优化。
可选地,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碳酸盐岩断溶体的缝洞结构进行识别和表征,进一步包括:对于大尺度的溶洞,采用振幅梯度属性或瞬时能量属性进行轮廓识别,以及结合最大曲率属性和相干属性对地震溶洞相进行聚类分析,以对地震溶洞相进行识别和表征;以及
对高导流通道的裂缝储集体,利用最大曲率属性对大尺度裂缝进行识别,以及结合地层倾角和相干属性对地震裂缝相进行识别和表征。
可选地,基于对缝洞结构的识别和表征,抽象等效出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包括:综合分析各种典型的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地质资料,描述碳酸盐岩断溶体的缝洞发育特征,抽象出不同部位、不同期次的缝洞关系的基础结构;以及
将不同的基础结构根据地质认识进行组合,最终确定平面上具有分带性、纵向上具有分段性的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概念模型。
可选地,基于对缝洞结构的表征及概念模型,建立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机理模型,进一步包括:根据碳酸盐岩断溶体的缝洞发育特征、不同缝洞关系的组合模式、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的差异性、生产特征、水淹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建立碳酸盐岩断溶体的机理模型。
可选地,根据机理模型,设计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进一步包括:以沿主干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带呈线状分布的方式来设计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注采井网。
可选地,上述优化进一步包括:平面优化和纵向多段优化。
可选地,平面优化包括:针对不同储集体类型,选取洞注洞采、洞注缝采及缝注洞采进行优化;
针对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方向性以及不同的缝洞关系,选取两端注中间采、中间注两端采及间隔注采进行优化;以及针对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的在平面上的分带性,选取破碎带注核部采和核部注破碎带采进行优化。
可选地,平面优化优化出破碎带对称注水主干断裂采油的注采井网。
可选地,纵向多段优化进一步包括选取低注高采、高注高采及中注高采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0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